-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的进展现状及展望-PhysicsCUHK
第42 卷 第3 期 力 学 进 展 Vol. 42 No. 3
2012 年5 月25 日 ADVANCES IN MECHANICS May 25, 2012
湍流热对流
研究的进展、现状及展望
1 2
周 全 夏克青
上海大学,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上海市力学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72
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 香港 00852
摘 要 对流现象广泛存在于恒星和行星里 在地球上 对流现象在诸如大气、海洋、地核和地幔等众多动力
学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湍流热对流系统是从这些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抽象出来的研究
对流问题的经典流体力学模型 本文主要从湍流传热、羽流、大尺度流动结构、速度和温度脉动的小尺度统计
和非传统 对流等几个方面着重评述近年来 对流的若干研究新进展 并对今后的研究做出展望
关键词 湍流 湍流热对流 对流 湍流传热 相干结构 边界层
引 言 大时RB 系统内的流体流动将先后进入 “软湍流”
和 “硬湍流” 两个重要的湍流状态区间. 此后, RB
对流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各种工程问 模型系统的研究重心由对系统流动稳定性和混沌
[1]
题 中, 例如: 地球上的大气和海洋对流对天气 模式形成的研究转入对湍流状态下系统各物理量
和气候的影响; 地幔对流对板块运动和火山形成 统计特性的研究 [11-15] . 本文将着重评述近十几年
的影响; 地核对流产生地球磁场; 太阳等恒星中的 来RB 系统研究的新进展. 有关早期的相关研究工
对流将热从恒星内部带到表面; 工程应用中传热 作,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文献 [12].
及散热中的对流; 晶体生长和金属制备过程中的 如图 1 所示, RB 湍流热对流系统可以简单地
对流; 以及热核反应堆内部的对流等等. Rayleigh- 描述如下: 在高为H 、充满对流介质的封闭对流槽
B´enard(RB) 湍流热对流系统是从众多自然现象中 内, 加热下导板, 冷却上导板, 保持上下导板的温度
抽象出来的研究对流问题的经典流体力学模型. 差 ∆ 恒定, 当∆ 足够大时, 槽内流体将展现出非
对 RB 系统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之初, 1900 年 常复杂的无规则运动模式, 形成湍流热对流. 对充
B´enard 首次实验研究了热浮力驱动流体对流流动 分发展的湍流热对流系统而言, 在对流槽上下导
[2]
的现象 , 1916 年 Rayleigh 在 Navier-Stokes 方程 板附近存在很薄的温度边界层, 冷热羽流(plumes)
的基础上建立了热浮力驱动流体对流流动的运动 分别从上下温度边界层中生成、分离, 并在浮力的
[3]
方程 . 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 RB 模型系统的研 作用下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 冷热羽流自组织形成
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例如: 在流动稳定性理论的 大尺度环流(large-scale circulation, LSC). Oberbeck-
发展中 RB 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5] ; 在 Boussinesq 近似使得这一问题得到进一步的简化:
混沌研究领域内 RB 系统已经成为研究时空混沌 流体的各种物理性质, 如流体的密度ρ 、黏性系数
和模式形成的标准模型 [6-7] . 20 世纪 80 年代末 ν 、热膨胀系数 α 和热扩散系数 κ 等, 均不随温
的 “芝加哥对流实验” [8-10] 是现代 RB 系统研究 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