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弥勒县菱铁矿地特征及勘查开发前景的探讨.docVIP

云南省弥勒县菱铁矿地特征及勘查开发前景的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弥勒县菱铁矿地特征及勘查开发前景的探讨

云南省弥勒县菱铁矿地特征及勘查开发前景的探讨   [摘要] 根据矿区菱铁矿现有资源量丰富和潜在资源量巨大等特点,简述勘查和开发菱铁矿资源的必要性,着重论述菱铁矿富集赋存规律,矿体产出特征,矿床成因及矿石类型,提出菱铁矿勘查与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字]菱铁矿 资源量巨大 含矿层 开发前景   [中图分类号] TD1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8-2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菱铁矿及分解物的深入认识,菱铁矿在日用陶瓷、建筑、建材、化工、农业、环保等行业有极大的运用潜力。因此,现阶段考虑对弥勒地区菱铁矿勘查与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更加显得必要。   1 区域地质   矿区位于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系交接部位的华南褶皱系北西缘,主要由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组成,区内属南盘江复式向斜的北西翼,由西向东地层由老到新。断裂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北西向断裂较发育,但规模较小常切割前者。地层沿30~45°方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   2 矿区地质   2.1 含矿层菱铁矿富集规律   区内赋矿层为二叠纪宣威组(PL),该层中除产大量的烟煤外,还有大规模的菱铁矿赋存,其含矿岩系总厚度大于300m,岩性主要为页岩、泥砂岩、炭质页岩、砾岩、泥岩、砂岩等。根据沉积规律和岩性特征,将宣威组划分为三层(P2L3)、(P2L2)、(P2L1)。处于中部的(P2L2)为主要含煤、含菱铁矿层位,煤铁均产于该层之中。其上覆为下叠统三统夜朗组上段(T1Y2)中厚层灰岩和夜朗组下段砂岩、泥质砂岩、泥砂岩。下覆为中、上二叠统峨眉山组灰绿色致密块状玄武岩夹紫红色凝灰岩。矿区岩性和矿产赋存规律叙述如下(由上而下):   (1)P2L3:灰绿基性砂岩,不含矿,厚约40m。   (2)P2L2:厚105~173m,根据含煤建造沉积旋回及煤层菱铁矿赋存规律在区内可分为五个亚层。   P2L52:层厚20.40~77.20m,以灰色页岩,泥砂岩为主,夹菱铁矿扁豆体及条带、炭质页岩及煤层4~9层,其中可采煤层1~2层(厚度大于2m)。下部为砾岩及中粗粒砂岩,含菱铁矿,矿层厚9.57m,品位28~37%,往南东大梭坡一带条带状菱铁矿增多。该层岩性侧变显著,菱铁矿产形态受岩性变化控制。   P2L42:厚45~70m,上部深灰色粘土泥岩,夹结核状、透镜状、扁豆状铁矿及炭质页岩,可见12层煤,其中可采煤层3~8层,局部见含菱铁矿基性砂岩,含矿层厚5.94米,品位28.18%;中部灰~深灰色条带状泥岩,含少量菱铁矿,不具工业价值;下部浅灰色含菱铁矿碳酸盐岩,呈层状、透镜状产出。底部灰至深灰色泥灰岩,夹菱铁矿透镜体,一般低于工业要求。   P2L32:厚7~35m,上部为煤层组成,间夹炭质页岩、泥岩及密集菱铁矿结核及扁豆体;下部主要为含菱铁矿的基性砂岩、页岩,菱铁矿呈结核产出;底部为中粗粒棱角状基性砂岩;菱铁矿层厚2.61米,品位29.86%。   P2L22:厚4.4~33m,主要由泥岩、结核状扁豆状菱铁矿、层状含菱铁矿基性砂岩、泥质菱铁矿、炭质页岩及薄~中厚层煤层组成;下部主要由含菱铁矿砾石层及粗粒砂岩组成。菱铁矿层厚3.78m,品位23.17%。   P2L12:厚0.5~14m,主要由泥质菱铁矿、含菱铁矿基性砂岩、砾岩组成,夹有劣质煤(山豆棚煤组)及炭质页岩。菱铁矿层厚2.69m,品位27.50%。   (3)P2L1:厚4~32m,由 灰白~灰绿、紫红色含铁较高的粘土组成,局部地段AI2O3高达40%以上。上部泥质岩含鲕状菱铁矿,底部见玄武岩。   2.2 菱铁矿产出特征   在二迭纪宣威煤组(PL)中菱铁矿呈多层状平行产出,沿北东向延伸分布,倾向南东,倾角15~40°,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据工程控制,垂向上有5~7层矿体,矿层间距2~26m,埋深一般0~200m(图1)。按产出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   (1)菱铁在基性砂岩中,呈粒状连生胶结物产出,碎屑结构,一般菱铁矿较少,上下层位均可见,上部层位含铁量较贫,下部层位中较高,富集者呈块状,与围岩无明显界线,逐渐过渡,一般以层状、似层状或大透镜体产出,可见少量黄铁矿黄铜矿呈星散点分布。   (2)泥质菱铁矿,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菱铁矿在泥质岩中呈鲕状结构或柱状微晶结合体,不规则泥质物胶结,铁品位视菱铁矿含量多少递变,菱铁矿泥岩~泥质岩菱铁矿含铁品位由低渐高。   (3)含菱铁矿碳酸盐岩,呈层状产出,主要由方解石,菱铁矿组成,呈粒状结构,含铁品位较低。   (4)结核菱铁矿,产于泥砂岩、页岩中,近于球形,直径小于20cm的菱铁矿呈镶嵌结构,含少量泥质物,菱铁矿含量在80~95%以上,其中见少量黄铁矿、黄铜矿。   (5)透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