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卧龙深处寻诸葛历史活动课的设计
                    卧龙深处寻诸葛历史活动课的设计
    [活动目的] 
  参观诸葛亮故居古襄阳隆中风景区,以主要遗迹变动为线索了解诸葛亮成长成才的历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发愤立志、报效社会的高尚情操。 
  [活动准备] 
  学生查阅有关诸葛亮生平事迹的文献资料;联系讲解员,对讲解内容进行要求,使讲解员发挥助教的作用;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加强文物保护意识。 
  [活动设计] 
  根据古隆中导游图,按顺序选择符合活动主题的四个景点进行活动。如下表: 
   
  [活动过程] 
  1.观看《隆中风光片》。在隆中管理处播放《隆中风光片》使学生对隆中全貌和诸葛亮生平有个整体了解。 
  2.参观“古隆中牌坊”。(讲解员面对文物遗迹进行讲解,教师适时进行提问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1)讲解员:这个石牌坊,建于1893年,仿木结构,四柱三门楼式,线雕、浮雕、缕空熔于一炉,坊体高大,非常壮观。“卧龙先生何处隐,襄阳城西古隆中。”牌坊就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建,就成了隆中的标志。从建安二年至建安十二年,年青的诸葛亮(17岁~27岁)在此寓居了十年。大家仔细观察牌坊上面刻有哪些内容?(学生仰头四面观读古隆中牌坊,充满兴致) 
  (2)讲解员:两边柱子上线雕“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诗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两朝”指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两代。再看两边小门上雕刻着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这是诸葛亮的古训。还有两边门柱上刻的是“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匾对,这是对诸葛亮一生的功业的高度概括和颂扬。“伊吕”、“萧曹”指的是商朝的伊尹、西周的吕尚和西汉的萧何、曹参,这些贤相都辅佐君主开创了宏伟基业。古牌坊集雕刻、书法、绘画、文学、人文精神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迹。 
  老师:诸葛亮是山东琅邪人,也就是现在山东临沂人,为什么徙寄襄阳十年?为什么选在襄阳? 
  学生:(发言归纳)因为父亲早亡,年幼的诸葛亮跟随他的叔父诸葛玄投奔刘表才到襄阳。与东汉末年战乱动荡的社会政治环境分不开,还与襄阳地灵人杰的人文地理环境分不开。当时荆州首府襄阳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相对安定,南迁学者俊杰与当地士人众多,这为诸葛亮成长成才,了解天下形势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老师:诸葛亮耳闻目睹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他痛恨战乱,激励他少年立志“虽在小隐,未尝须臾忘记天下事焉。”决心“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结束群雄混战,实现国家统一,还人民以安定生活。 
  3.参观躬耕田。 
  (1)讲解员:隆中位于古襄阳城西郊十多公里处,群山环抱,古木参天,是诸葛亮躬耕苦读的理想之地。(讲解员指老龙洞冲的田地),诸葛亮自称“臣本布衣,躬耕南阳”,指的就是这个地方。(学生放眼望躬耕田景点) 
  老师:隆中有哪些地理条件适应躬耕? 
  学生:隆中的纬度处于南北交界,气候温和,隆中适中,光照充分,土壤地质优良,很适合南北作物生长。 
  老师:诸葛亮根据气候规律掌握了一套种植技术,用老龙洞的水灌溉,种过水稻、麦子、包谷、高梁和其它杂粮。过去的躬耕地现在培育有牡丹、樱花、绣球、紫薇等奇花异草,成为观光之地。襄樊特产襄阳大头菜又叫诸葛菜,就与诸葛亮有关,后来诸葛亮能借东风火烧赤壁也与他在隆中山顶筑观星台练就的天文地理知识有关。 
  (2)讲解员:诸葛亮为了掌握拯救国家的真实本领,在隆中博览群书,发奋读书。可以通过他出山后的相业和治国推断出,他在青少年时期既读了儒家的经典,又广泛阅读了法家、兵家、道家、墨家、农家等百家的书,接受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既注意学习方法,又注意学以致用。由于集各家之长,达到知变治世的目的,这为他将来安邦治国打下坚实基础。 
  老师:诸葛亮当时在襄阳结交的朋友有哪些? 
  学生:(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如长辈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其岳父),由于情趣相投,既是师也是友,成忘年交,同辈崔州平、徐庶、庞统、马良、马谡、杨仪、廖化等,时常畅谈形势,议论古今,品评人物,切磋学问,相互勉励,关系甚为密切。 
  4.参观三顾堂。 
  (1)讲解员:诸葛亮在隆中躬耕苦读,拜师访友,讨论时事,集思广益,谋划统一国家的方略,探索“兴复汉室”的道路,经过几年的酝酿,最后提出了一套效力报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主张。这是一个充满现实进取精神的施政纲领。(同学答《隆中对》) 
  老师:《隆中对》是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寻求统一天下大计时,诸葛亮所作的对答,表明诸葛亮政治思想的成熟。哪位同学会讲“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有人自告奋勇讲此故事) 
  老师:诸葛亮为什么让刘备三顾茅庐,是一种沽名钓誉吗? 
  学生:不是。是诸葛亮对刘备诚意和决心的考验,是怀高才慎择主的体现。 
  (2)讲解员:诸葛亮的一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