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初步的研究
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初步的研究
【摘要】:论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中的单音节名词与动词为研究对象,对单音节名动兼类词进行了穷尽性地考察。发现:从语义来源上,单音节名动兼类词根据其本义的名词性与动词性的不同,存在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和单音节动源名动兼类词两类情况。论文对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进行了详细考察,经考察发现: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的名词具有工具性与类工具性特征。
【关键词】: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工具性特征;类工具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GH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0710193-02
引言
在对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进行考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一般兼类词的定义。兼类词就是指一个词经常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类的主要特征,在不同词类中所表示的词汇意义密切相关的词①。这一定义体现着语法学界关于兼类词特征的三个共识:
第一,一词兼类的意义必须相关②。
第二,凡属兼类词必须具备两种以上的常见用法③。
第三,一个词经常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类的主要特征。关于兼类词定义中的这一内涵,主要是用来区别词的兼类和词的活用。吕叔湘先生认为:语义的变化比较特殊,只是偶而这样用,没有经常化,这算是临时活用,不同于永久性的词类转变④。胡裕树先生认为:甲类词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修辞上的需要,偶尔用作乙类词,这是活用⑤。
根据兼类词的以上特征,得出单音节名动兼类词的判断标准:
(一)同一个词(即在不同的词类中读音相同);
(二)同一个词经常具备名词和动词的主要特征;
(三)同一个词在名词和动词中的词汇意义具有联系。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说文解字注》中对每一个单音节名动兼类词意义的解释⑥,发现单音节名动兼类词词义的产生存在两类情况:
第一类:本义是名词,而其动词的词义是在名词词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论文将此类词称为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
第二类:本义是动词,其名词的词义是在动词词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论文将此类词称为单音节动源名动兼类词⑦。
论文以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为研究对象,试从语义的来源上分析能够构成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的词所具有的特点。
1. 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的特点
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是指单音节词的本义是名词,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在名词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等方式,逐渐产生动词词义并且名词和动词的词义同时保留了下来形成了名词与动词兼类的一类词。
论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中所列出的同一词条的单音节名词与动词为对象,并结合《说文解字注》中的解释进行了穷尽性地考察。考察发现,共有82个单音节词为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不包括单音节语素),下面将它们以音节表的先后顺序全部列出:
耙(ba)、病、冰、磅、刨、伴、包
侧、创、铲、耖、锄、叉、锤、锉
点、顶、毒、兜、堆
粉、俘
盖、钩
害、祸、话、环、戽、夯、衡
架、肩、鉴、浆、酱、胶、窖、咎、剪、翦、锯
铐、课2、空
耢、犁
梦、名、耱、磨
尿
襻、片、谱、耙(pa )
漆、钤、圈
伤、闩、锁、刷1、食
网、吻、舞
信1、姓、袖
药、议、印、医、邮
簪、闸、掌、指、皱、罩、租
由于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在词义产生的最初阶段是名词,因此论文要考虑的是名词的特性,即怎样的名词能成为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
通过对这82个词的词义进行逐一的分析考察,发现这类词都具有明显的工具性特点与类工具性特点。
所谓工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如:锄(通过对锄这一事物的使用可以达到耕种土地的具体的劳动目的的工具);一种就是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如:漆(通过对漆这一非具体工具性事物的使用使得事物达到改变颜色或新旧程度的目的的事物)。从这两个义项中完整地体现了成为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的单音节名词的特点。
2. 工具性名词
工具性名词是指称用于生产劳动或生活中,以帮助人们达到某种生产生活目的的具体的工具名称的名词。例如:
铲
农夫用铲铲掉了院子里的杂物。
例句中的第一个铲便是在生产(也可以是在生活中)用于撮取或清除东西的用具,像簸箕或像平板,带长把,多用铁制。使用者可以通过对铲这一工具的使用,达到清除杂物的目的。而铲就是撮取或清除东西的这一类工具的名称。
具有此类特性的工具性名词有很多,通过对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的分析发现其中属于工具性名词的有22个,占单音节名源名动兼类词的26.8%。它们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大足县大足县某国企招聘工作人员若干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NB╱T 47013.8-2015 压设备无损检测第8部分:泄漏检测.pdf VIP
- 开关端子箱更换作业指导书.docx VIP
- 生产现场巡查与督导解读.pptx VIP
- 统编版(2019)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大足县大足县某国企招聘工作人员若干人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北京市民政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数据基础设施 接入管理》.pdf VIP
- 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全梳理(附中考考点标注).docx VIP
- 院感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