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地区草原旅游产业产权的体系化发展机制分析
内蒙古地区草原旅游产业产权的体系化发展机制分析
一、内蒙古草原旅游产业的特点与困境分析
(一)草原旅游的特点
1.草原旅游方式具有随意性。自驾游为主的新旅行方式的随意性成为影响草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群体非固定性的特点对当地居民旅游服务提出了多层次的要求。例如,在饮食、居住、娱乐活动等方面,游客光顾率不稳定,而时刻保持高质量的服务又会造成额外的经营成本,在实际产业发展过程中,旅游方式的随意性对草原旅游产业发展提出挑战。
2.草原旅游带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是指草原草场生长周期与游客观光具有显著的季节性。消费者来到内蒙古进行旅游观光,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欣赏到草原美景与享受独特的草原饮食,由于草原季节性变化造成夏季草场丰茂而秋冬季节草场凋零,并进一步引起游客人数的季节性变化。据调查,内蒙古全区草原长势最好最茂盛的时间段在一年中的6月中旬到9月中旬,与来自治区草原旅游的旺季相一致。
3.草原牧民“双重身份”。牧民多以放牧为生,居住非固定化,而草原旅游业的发展要求牧民定居并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与此同时草原旅游带有明显的季节性,促使了牧民扮演“双重角色”:放牧与旅游服务从业。“双重角色”在客观上既要求牧民追随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又要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目标,无形中对牧民提出更高的素质与技能要求。
4.草原旅游文化对外影响方式相对单一。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检验者与评价者源自于游客,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以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的提供与购买作为检测标准。现阶段草原旅游产业的发展往往依赖销售旅游商品与提供旅游服务,而缺乏对游牧文化的深层次内涵的发掘,缺乏借助现代媒介推动产业发展的意识。例如,以红色革命著称的延安文化、陕北文化等,借助于现代影视提升了对外影响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草原旅游产业传统发展模式分析
传统上,草原地区发展旅游产业常采用两种发展模式,即需求拉动式与供给推动式。所谓的需求拉动模式,是指消费者主动进入草原地区进行旅游行为而催生消费活动,以消费带动地域性旅游业的发展。供给推动式是指政府或企业为了实现经济目标而发展旅游产业,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旅游服务来吸引游客消费。
相比较而言,需求拉动式侧重于草原地区牧民及牧民家庭的推动作用,提供量点式的旅游服务,长期积累资金,最终实现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而推动式发展模式倚重政府政策与企业资金,重点开发旅游景点、地标建筑、文化遗迹等,虽然服务能力得到爆炸式的提升,但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健全,存在着一定的弊病。
(三)草原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分析
1.家庭或牧民在发展草原旅游产业过程中的局限性。牧民家庭作为草原文化旅游业主要的推动者,具有牧民与旅游服务人员双重身份。在提供草原旅游服务的过程中,对经营管理缺乏有效协调,主要表现有“小、散、乱”的三大特点。所谓的“小”是规模小,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牧民往往独家独户提供旅游服务,在间隙时间内仍从事放牧;“散”是指分布的稀少,旅游服务点分布区域范围大且数量相对较少;“乱”表现为提供的服务种类与质量不统一,服务与产品定价不统一。因此,消费者在草原旅游过程中得不到完善的系统的服务。
2.政府对草原文化旅游产业提供的支持力度不够。规范性制度缺乏、统一景区规划不合理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成为政府部门影响与制约草原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在历史遗迹保护与开发等方面,政府仍是统筹多方面利益的协调者与具体规划开发的执行者,引导草原文化旅游发展导向与理念方面更是占据主导位置。政府在草原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职能定位不够明确,行政效率低下,产业发展规划与目标不够清晰与完善。
3.企业在草原旅游产业发展中责任承担的宽泛性。在草原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濒临草原起到承接城市人口旅游的作用。除凭开发与利用草原旅游资源获取经济利益外,弘扬草原文化、发展创新文化产业、营造诚信市场氛围都是企业所应该承担的责任。现实旅游产业发展是企业的自觉行为,而不应该过于倚重政府对企业的资源或政策转移。
二、产权体系化发展机制的确立
(一)产权体系化的基本原则
产权体系化发展机制是指在确认产权的基础上,产业参与者凭借产权中某项或某几项权利划分责任与利益,实现产业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方式的多形式化,受益的多层次化,旨在弥补市场经济的负外部效应,让产业参与者充分按照市场规则发展产业,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效益。
1.产权确认。产权确认是草原旅游产业产权体系化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实现利益分配与责任分配的依据。产业发展参与者凭借自身具有的所有权、使用权等确定了自己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清晰了产业参与者扮演的角色。例如,牧民家庭对草场拥有最终的使用权,在统一的景区发展规划过程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