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公信力判断维度量表之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媒介公信力判断维度量表之的研究

媒介公信力判断维度量表之的研究   一、文献回顾      对于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②,自从Ho vland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消息来源为研究对象,并发现公信力具有专业知识和可靠性两个最主要的维度以来,学者们不断对媒介(渠道)、消息来源、媒介机构三个部分的公信力判断维度进行实证探讨。   如,1966年,Jacobson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用20个语义差异题项来进行因素分析,得出了4个消息来源公信力的判断维度。这4个维度是:真实感(Authentic鄄ity),包括可信赖的-不可信赖的、准确的-不准确的、专业-生手、开放思维-封闭思维;客观(Objectivi ty),包括不偏见的-偏见、非个人的-个人的;活力(Dynamism),包括丰富的-不丰富的、重要的-不重要的、容易的-困难的、大胆的-胆小的;消闲(Respi te),包括放松的-紧张的、高兴的-不高兴的。Ja c obson认为真实和客观是公信力的判断维度,而活力和消闲不是判断维度。③   而Gazian o和McGrath在1986年对美国报纸新闻公信力的探讨是最受重视的一次研究。他们采用了ASNE的一套16个题项的5级语义量表来进行分析。   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现出一个支配性的因素:“报道公信力”(credibili ty),包括可信赖的、正确、公平、尊重隐私等12个题项。另外一个因素是社会关切(socialconc erns),包括不道德、不注意读者想法、冲动3个题项。④但Me yer在1988年提出,Gaziano等人所使用量表里各题项正反陈述夹杂,可能误导受访者,且缺乏表面效度及理论基础。他认为媒介公信力有公平、无偏见、报道完整、正确和可靠性5个维度。⑤   Flanagin等在2000年认为,媒介公信力的研究已经争论了五十多年,并且一些研究已经表明了研究方法的不同得出不同的概念类别。最一致的公信力判断维度是可相信程度(bel ie v abil i ty),但正确(a c cura cy)、可靠性(trustworthiness)、偏见(bias)和信息的完整性(completeness)是另外一些在研究中常被使用的维度。因此,媒介公信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⑥我国台湾学者罗文辉等在《新闻媒介可信度之研究》中,以ASNE(1985)所采用的指标为基础,通过焦点团体访问的结果加以修改,最后形成测量报纸和电视公信力的16个指标题项。其中,“报道可信度”(credi鄄bi lity)和“社会关切”(socialconcern s)的题项各8个。这16个题项是:      调查数据的主成分因素分析显示,上面16个题项没有像ASNE的研究那样形成“报道可信度(credibi lity)”和“社会关切(so cialc onc ern s)”两个因素,也就是说可靠程度、正确程度等与关心大众利益、重视国家利益等16个题项一起构成了一个因素,共同构成公众判断媒介公信力的指标维度。⑦      二、两项前期研究      对于媒介公信力判断维度的指标建构,本研究实施了两项前期研究来加以确立。   1.前期研究之一   前期研究之一是靳一在2004年底进行的研究。⑧   研究者除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之外,还进行了有关公信力问题的访谈以及多次小规模的试调查,最终确立了问卷的设计。该原初量表设计一共包含了32个题项,归为6个维度。具体如下:      其次,研究者进行了量化的研究。由于是建构媒介公信力测评量表,而非评价媒介公信力状况,因此没有采用随机抽样调查,而是在2004年12月11日和12日进行街头拦访,拦访的最终有效样本数为331份。二是2004年12月13和1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两个分别代表了文科和理工科学校的自习教室实施调查,获得有效样本361份。样本合计692人份。   对调查数据先进行了重要性的筛选。然后对筛选后的题项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sanalysis)和方差最大旋转(VARIMAX),不限制因子数目,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结果显示了4个因子,根据因子所对应题项的内容,将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社会关怀”、“新闻技巧”、“媒介操守”、“新闻专业素质”。每一题项在所对应因子上的负荷达到了0.463以上,结果比较理想。共有18个题项构成了4个维度。   具体量表如下:      2.前期研究之二   前期研究之二是张洪忠进行的质化探讨。⑨研究者从两个方面来探索我国大陆公众判断媒介公信力的维度:一是文献研究,从学者们的论述和新闻中的记者采访报道来探讨可能有哪些公信力的维度;二是实证研究,进行了30个样本的深度访谈。最后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发现来探寻我国媒介公信力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