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数学的思维.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数学的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数学的思维   关键词:创新 指导 探究 尊重 创设情境 一题多解      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词,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为初中数学课教学创新营造了多元的背景和广阔的空间,审视传统的教学,以继承原有知识为中心,这种教学培养的是“述而不作”的人,其最大的弊端是压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数学教师应俱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主动应答创新时代的新挑战,以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为根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着力于创新性数学思维的实践和探索。下面谈几点我个人的实际做法。   一、加强课题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设置,整个初中数学教学都是在进行初步的探究性、创新性教学活动。特别是新增“课题学习”这一内容,更是一个实验、探索、交流的过程,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活动的探究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置疑,又注意个别差异,及时指导。例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平面图形的镶嵌》,能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同时它是一种有效的操作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感悟图形的几何性质,图形的美。同时运用图形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有重要的价值。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找到了学习乐趣。   数学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得出结论、找到答案,用获取的新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完成的尽量要让学生自己做,使学生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尊重学习主体,营造宽松的创新空间   长期的课堂教学都是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方法的灌输,过于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深度,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如果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学生,他们的说和做,举手投足都充满了创造因素,好奇、好问、好动、好想,他们的创新思维意识比较强烈。因此教师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保护、捕捉学生创新性思维火花,鼓励学生创新求异。只有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才能敢问、敢想、敢说,才有可能迸射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例如: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我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鼓励学生对教科书作出自我理解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学生主动分析,归纳,探究,寻找规律,最后得到结论。学生自己探究多种不同于课本的方法,令我对他们刮目相看。   学生提出的办法例如:   图(1)在四边形的边AB上任取一点P,连接PD、PC可得到三个三角形;图(2)在四边形内部任取一点P,连接PA、PB、PC、PD,得到四个三角形;图(3)在四边形的外部取一点P,连接PC、PD,可得到三个三角形,这三个三角形的和为3×180°=540°,而∠1、∠2、∠P不是四边形的内角,应减去他们的度数和180°,因此可得四边形的内角和540°-180°=360°。   而有的学生针对图(3),又想出了如图(4)的解决方法:在四边形的外部取一点P,连接PA、PD、PC、PB,也可得到三个三角形,这三个三角形的度数和为3×180°=540°,而∠PAB、∠APD、∠DPC、∠CPB、∠PBA不是四边形的内角,应减去他们的度数和180°,可得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180°=360°。   对这些证法我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因为平时课堂气氛宽松民主,所以学生总能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其中一些奇思妙想是我在备课过程中也没有想到的。即使一些同学发表的是不成熟或不正确的想法,只要其中有创新性思维的火花,我也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使他们产生探索与创新的喜悦和动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思维开始于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于自然中进入角色,体验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学习的欲望,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讲解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公元前300多年,雅典一位数学爱好者去拜访柏拉图。柏拉图正在思考问题,不愿受到外界打搅,便想出了一个摆脱他的办法。“用三个9组成一个数不难,如999,但是要三个9组成一个最大的数是太难了,你回去想想吧。”很多年过去了,这位数学爱好者也未能解开这个问题。你能帮他解决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