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课实效性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课实效性探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课实效性探析   摘 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也是高等教育新的工作着力点。然而由于其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以及评估考核体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实效性不强。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本文在打造一支专业指导教师队伍,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 问题 对策   200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倡“所有普通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1]。多数高校在这一要求下,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有的甚至是作为必修课程设置的。然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规划课程,其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考核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质量,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职场经验并且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辅导训练,最好取得这方面的资格证书的。尽管国家大力提倡持证上岗制度,但《规划》课任教师队伍力量薄弱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好转。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未有配备职业生涯教育人员,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多由政工或行政管理干部兼任,这些专职学生工作人员缺乏系统而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取得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证书的更是少之又少,其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职业指导技巧和科研能力整体上都难以达到水平,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求,也满足不了学生对生涯辅导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稀少将大大制约本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教育内容设置功利,缺乏全程性和全面性   2007年教育部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该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而多数高校的《规划》课并未按照此通知的规定,分年级做不同的《规划》课的设置。殊不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学生在不同时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和困惑。在大一期间开设《规划》课只能解决大一新生的迷茫和入学适应问题;到了大二,大学生们开始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大二是定向期,《规划》课的学习有利于大二学生找准努力方向;大三为准备期,承上启下;大四是冲刺期,《规划》课涉猎一些面试技巧和简历制作等就业方面是非常必要的。可见《规划》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系统过程,只在大一设置《职规》课的“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种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的做法势必导致《职规》课效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第三,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呆板,灵活性和多样性不够   任何一门课程的成功与否,其任课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尤为重要。如果方法得当,则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就会差强人意。而大多学校的任课教师在教授此课程时仍然沿袭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即以理论讲述为主,实践锻炼为辅。教师们从理想状态出发概述学生们应该如何规划才是最优,如何做才能避免少走弯路,而不带领学生们在实践层面上进行操作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没有很好的学生社团活动形成对接。这种单一、呆板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学生们《职规》课的索然无味,从而影响上课的积极性;而实践环节上的薄弱更让同学们得不到实际的锻炼和能力上的提高,形同虚设。   第四,缺少专业的测评工具,评估考核体系也不完善   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对自身条件的充分认识和全面了解程度,即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智商、情商、价值观等的准确把握程度。这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成败的关键。只有准确的自我定位、深刻的自我剖析,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后才能找到最适合也最有可能成功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科学,要想对性格、兴趣、特长、智商、情商、价值观做到正确判断,借助一些专业的测试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MBTI人职匹配测试,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评可以测兴趣,对智商和情商的准确把握更得有赖于专业的测量手段。然而多数高校对《职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不愿花钱引进专业机构的测评工具,任课教师仅凭经验和直观感受指导学生,缺少科学依据。   此外,大学生本身对本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是本门课程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面对大一新生开设,课程中有对大学生的兴趣探索和专业技能的测试,学生普遍认为在专业既定的前提下,就算是测出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也于事无补。加之大一是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不涉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专业技能测试更是无从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