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崔颢诗歌的研究的资料综述
崔颢诗歌的研究的资料综述
[摘 要]崔颢是盛唐诗人群体中的主将之一,然而有关他的资料留存下来的比较少,梳理和总结古代文献中有关崔颢及其诗歌作品的主要资料,兼及部分现当代研究成果。
[关键词]崔颢 作品 评论
崔颢,开元、天宝间著名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在当时影响很大。其《黄鹤楼》一篇,为历代所推崇。然而对于崔颢其人其事,历代史书、笔记中所载很少,他的诗作《全唐诗》收存者仅四十二首;评论家虽给过他很高的评价,但也仅限于只言片语。迄今为止,学界对崔颢作品系统全面的研究还很欠缺。笔者拟对古代文献中崔颢相关资料进行简单梳理和总结,以期方便今后的学者研究。
一、关于生平事迹的记载
《旧唐书?文苑传》提到:“开元、天宝间,文士知名者汴州崔颢、京兆王昌龄、高适、襄阳孟浩然,皆名位不振……崔颢者,登进士第,有俊才,无士行,好?h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择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累官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年卒。”《新唐书?文艺传》也有记载 ,不过只是补进了崔颢进谒当时文坛泰斗李邕而被叱的轶闻,也未记崔颢生年、籍贯等。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崔颢小传云:“颢,汴州人,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又载“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 指出籍贯,进士及第的知贡举,及“苦吟”逸闻,较两本《唐书》的记载更进了一步。
以上是古代文献中所能见到的关于崔颢生平事迹的最详细的记载。千百年来未出现更全面的史料记载。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崔颢考》和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崔颢年表》才分别开始对他生平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及一生的行迹进行了较深入完整的记录和考证。
《崔颢考》概述了几方面内容:崔颢的诗不多,但历代对他的总体评价都很高;崔颢生年无考,不过登进士第当不出开元十年、十一年两年;考察崔颢在河东军幕中的时间和任职情况,帮助读者理解其诗歌的风格。《崔颢考》所论证据较充分,是进一步研究崔颢的可靠基础。
《崔颢年表》则考订崔颢一生行履,同时为部分诗歌作了系年。最后附上所撰《崔颢新传》。该年表首次细致地对崔颢一生的行迹进行爬梳整理,尽管带有明显臆测因素,缺乏有力的佐证,但作为崔颢生平研究的考证,仍然功不可没。
崔颢生平中有很多重要问题尚未解决。如生年问题,古代文献中没有相关记载,直到闻一多先生的《唐诗大系》首载其生年为公元704(?),于704年下打一个问号,以表示尚有疑问。不过目前学界基本上仍采用闻说。
二、关于诗歌的收集与整理
崔颢的诗不多,《全唐诗》收三十九题四十二首。《新唐书?艺文志》和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都著录其有“诗集一卷”流传。作品保存在历代总集和各类选本当中。
唐代殷?[编选的诗歌总集《河岳英灵集》选崔诗十一首,芮挺章的《国秀集》收崔诗七首。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崔诗十二首。计有功的《唐诗纪事》选录崔诗十首。宋元之际的方回在律诗选集《瀛奎律髓》中收录崔诗五首。明代高??的《唐诗品汇》按选崔诗三十首并按体裁划分品第。清代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收崔诗十首并作简短点评。
历代选家对崔颢诗作的关注点比较集中,一方面是后人受到前人见解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更本质的原因,应该是崔诗水平确实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另外还有编次问题。以上所举选本对崔诗的编目都没有一定的次序。
明代铜活字本《唐人集》中的《崔颢集》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收录崔诗最全最早的本子。清代纂修的《全唐诗》即以此为底本。这两种本子都没有注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了今人万竞君的《崔颢诗注》。万本以明铜活字本《唐人集》中的《崔颢集》为底本,编次也依此本。这是目前所见唯一的崔诗整理本,大大方便了今后的研究。
三、关于崔颢诗歌的评价
崔颢在文学史上是以诗人的身份立足的。虽然诗歌数量不多,但他在当时却享有盛名。在唐人著录中,崔颢往往与王维并称。如独孤及曾说:“沈、宋既没,而崔司勋颢、王右丞维复崛起于开元、天宝之间。”(《毗陵集》卷十三)。窦?U《述书赋》(《全唐文》卷四四七)有云:“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祖咏、张说不得预焉。”此外,《旧唐书?文苑传》还将崔颢与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同列为“文士知名者”。
唐人有不少直接或间接地表述对崔诗的评价。殷?[《河岳英灵集》云:“颢少年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可与鲍照并驱也。”殷?[认为崔颢的诗风,前后是有所变化的。殷?[选王维诗十五首,李白诗十三首,孟浩然诗七首,而对他曾颇为不满的“名陷轻薄”的崔颢,选诗却达十一首之多。《国秀集》中,崔颢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