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果业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docVIP

忻州市果业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忻州市果业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忻州市果业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 忻州市果业生产现状      1.1 自然条件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以山地、丘陵居多。年平均气温在4.3℃~9.2℃之间。全年日照时数2600~3000h(小时),≥lO℃的积温在3500℃左右。无霜期平川区为150~170d(天),丘陵高原区为120~160d(天),山区多在70~130d(天)。全市各地降水量随地形区域及海拔高度不同而差异较大,平川年降水量为400~500mm,山区为500~10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份,且多暴雨,降水年际变化大,平均变率为30%左右。      1.2 果树资源及栽培情况   由于海拔高差大,气候差异明显,野生果树资源丰富,分布有沙棘、酸枣、林檎、杜梨、山葡萄、树莓、榛子、君迁子、野生草莓、欧李等。人工栽培的树种有梨、苹果、葡萄、桃、李、杏、枣、海红、山楂、槟沙果、柿子、核桃、草莓、花椒等。   苹果现有栽培品种130余个,主要以红富士、国光、红星、金冠系为主,另有少量的嘎拉、早捷、藤牧1号等早熟品种。   梨现有栽培品种60多个,历史上以夏梨、油梨、黄梨、笨梨为主,现在以酥梨、雪花梨为主,另有少量的黄金梨、圆黄梨、红巴梨、红香酥、早酥梨。   葡萄现有栽培品种40多个,以巨峰系、玫瑰香、龙眼为主,另有少量的红提、黑提和无核类品种。   桃现有栽培品种30多个,主要以大久保、岗山白、阿尔巴特、水蜜桃等品种为主。   杏现有栽培品种40多个,以本地小杏为主,另有梅杏、园庆州、木瓜杏、兰州大接杏、凯特、金太阳、沙金红等品种。   苹果、梨主要分布在忻州、定襄、原平、代县、五台、繁峙、河曲、保德等县;葡萄、桃、李子、杏、槟沙果全市14个县(市、区)均有栽培;海红果集中分布于黄河沿岸的河曲、保德、偏关3个县,其栽培历史千年以上。      1.3 贮藏加工情况   全市现在各类土窑洞、贮藏窖15000余个,贮藏能力60000t(吨),每年实际贮藏量为45000t(吨)左右。机械制冷贮藏库1个,年贮藏果品50t(吨)。忻州水果加工起步较晚,现有各类水果加工厂17座,年加工能力为6000t(吨),实际加工量大约5000t(吨),约占果品总产量的3.5%。      2 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结构不合理   苹果在忻州市属不适宜栽培果树,但栽培面积却占到果树总面积的27.5%;梨属最适宜栽培果树,栽培面积占33.8%,仅比苹果高出6.3%;桃、葡萄、杏、海红分别占果园总面积的2.3%、3.76%、11.27%、7.73%,明显太少。所以从我市果树的树种结构来看,苹果面积过大,梨、桃、葡萄、杏、海红、李子、草莓等相对较少。   从栽植品种来看:苹果中较老的品种如红星、富士、国光、金冠约占苹果总面积的80%,而新优品种如寒富、红王将、美国8号、嘎拉、藤牧1号等仅占2.5%。梨中酥梨、雪花梨占到梨园总面积的86%,而玉露香、黄金梨、圆黄梨等优质品种仅占2.2%。葡萄中巨峰、龙眼、玫瑰香约占葡萄园总面积的90%,而无核类、早黑宝、早生高墨、美人指等优质品种仅仅占到1.8%。   从成熟期来看:苹果、梨、葡萄、桃普遍存在中晚熟品种所占比例太大(约占90%以上),早熟品种太少(不足10%)的问题。      2.2 果农市场意识淡薄   忻州果农大部分是以农为主,兼营果树,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市场,重产量,轻质量,片面追求产量,不求质量,结果是高产低效,质差难销。      2.3 果园管理粗放   忻州果树生产的立地条件普遍较差,土壤贫瘠,多数果园有机质含量只有0.2%~0.5%,管理粗放,肥水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果实品质下降,树势衰弱,病虫害大量发生。      2.4 技术推广体系脱节   由于忻州多数县属贫困地区,市县果树技术推广部门经费严重短缺,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每年的技术培训仅能结合科技三下乡时进行,不能经常化、制度化,这种脱节的推广体系和滞后的推广方式,造成业务技术推广部门无事干,而果农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落后的管理技术。      2.5 产后处理、加工贮藏严重滞后   近年来,由于市县果品经销企业效益不佳,多数倒闭,而大部分县、乡、村又没有成立果树协会、果树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果品销售没有畅通的渠道,形不成规模优势,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贮藏时也只能靠土窑洞或土窖贮藏,加工只是加工些果脯、果丹皮、果汁、果粉等,品种少,加工量低,仅占果品总产量的3.5%。这种落后的销售、贮藏、加工方式,根本不适应全市果品生产的需要。      3 改进措施      3.1 调整树种、品种结构   积极发展早中熟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