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录的研究的现状及版本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幽明录的研究的现状及版本的研究

幽明录的研究的现状及版本的研究   摘 要:对古代小说的研究,由于受到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而相对滞后于诗歌、散文。《幽明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的优秀作品,也是刘义庆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刘义庆也因其笔记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之所以今人对《幽明录》的了解和研究较少,主要原因在于这部书佚失情况比较严重。本文主要讨论目前学术界对这部小说的研究现状,及考证小说的版本流传。   关键词:《幽明录》 研究现状 版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源远流长,小说的起步晚于诗歌和散文,小说的成熟也就更晚了。虽然小说的发展曲折、艰难,但是,它仍从粗陈梗概的残丛小语发展成了今天的形式多样、别具一格。从其内容和文学价值等方面来看,已不逊色于一直处于正统地位的诗歌和散文。古代小说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及纷繁复杂的思想潮流,对今天的学者及读者而言,极具价值。   刘义庆,字季伯,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徐州)人。他生活在南北朝刘宋时期,生于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享年四十二岁。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出入经史百子,喜好文学创作。他一生创作极为丰富,代表作品有:《世说新语》十卷、《幽明录》二十卷、《江左名士传》一卷、《徐州先贤传赞》九卷、《集林》二百卷、《宣验记》十三卷等。[1]   其中,《世说新语》与《幽明录》是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优秀作品,前者是志人小说的代表,后者是一部典型的志怪小说。刘义庆也因其笔记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的研究,人们多把目光集中在了《世说新语》《搜神记》等笔记小说上,对《幽明录》一书研究甚少。我们也只能在研究志怪类小说的论文中看到它的影子。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等,虽不是小说,但从题材、思想内容上看,都对后来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就继承了神话传说的传统,并受到了诸子史传的影响。这些志怪小说保存了大量民间传说、逸闻趣事,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一则则故事展现了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面貌、思想状况、民风民情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对我们今人研究当时的历史或社会风潮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却又孕育着无限创造力的变革时期。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封建专制统治发展尚未成熟,思想多元。在当时,各种“异端”思想得到了发展,老庄思想和外来佛教也日益兴盛,佛教大量翻译经文,并广泛流行,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儒家学说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佛教的急剧膨胀,使原来儒、佛、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可以说,社会思想和文化思想比较活跃。小说也开始从野史、杂传中分离出来,渐渐走向独立,成为了一种较独立的文学形式。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志怪志人小说产生了。由于受到人们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古代小说的研究相对滞后。直到二十世纪初,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及《古小说钩沉》等成果问世,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古代小说的研究。鲁迅先生不仅对魏晋小说辑佚有着特殊的贡献,也开了研究小说史的先河。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刘叶秋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小说》一书填补了魏晋小说研究的空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研究古代小说的著作越来越多,人们也渐渐重视起来。这段时期的著作,代表性的有李建国先生的《唐前志怪小说史》、林辰先生的《神怪小说史》,王枝忠先生的《汉魏六朝小说史》、吴志达先生的《中国文言小说史》、侯忠义先生的《汉魏六朝小说史》及《中国文言小说史稿》等等。近年来,小说理论史、论文集方面的著述也是百花齐放,如方正耀先生的《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刘上生先生的《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龚鹏程先生的《中国小说史论》、陈平原先生的《陈平原小说史论集》等等。可见,近年来学术界对古代小说的研究逐步重视起来,论文著作日益兴旺。齐裕琨先生的《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把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分为了六个时期,分别为远古至先秦两汉的准备期、魏晋至唐的成熟期、宋元转化期、明代的繁荣期、清初至清中叶的高峰期和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演进期。王增斌先生在《中国古代小说通论综解》里把文言小说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先秦至西汉初的准小说时期、西汉武帝至南本朝的雏形期、隋唐五代的黄金期、宋至元的文言小说盛转衰时期和明清再次振兴发展期。《幽明录》正是文言小说发展到第二阶段的作品。   目前,在文学史中出现的《幽明录》或许就是一个书名,对其内容甚少提及,更不用说探讨它的文学价值了。虽然有的学者,如侯忠义先生、李建国先生在他们的著作中都对《幽明录》评价颇高,但都比较简略,只是大概介绍它的思想内容,列举一两篇优秀作品略作分析,都没有深入论述。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1980-2010年关键词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