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教学的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幽径悲剧教学的设计

幽径悲剧教学的设计   【关键词】《幽径悲剧》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72-02   一、扣题导入   在北大的燕园有一条幽径,那是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然而就在这个偏僻的角落里,季先生却目睹了一出悲剧,一出触目惊心的悲剧。今天,让我们跟着季先生一起走进他的散文《幽径悲剧》(课件出示课题《幽径悲剧》),感受美好的毁灭带给我们的震撼。   设计说明:开门见山,以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   (一)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悲剧。(学生讲,教师明确:讲述的是北大燕园一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的悲剧。这株古藤萝原本开得繁花似锦,充满生机,后来被毁灭,景象非常吓人。)   (二)教学时通过以下3个环节去学习这篇课文。   课件展示:(一)赏――藤萝之美   (二)感――藤萝之悲   (三)悟――作者之情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赏藤萝之美   (课件展示藤萝被毁前的美丽画面)   教师明确:这是藤萝被毁前的景象。然后请学生描述自己感受到的美,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它的美。   (一)引导学生对比画面,细读文中描绘藤萝之美的语句、段落,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美,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藤萝之美。(教师提示:从词语、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情感意蕴等角度分析。)   答案预设:   形:盘曲而上   味:扑鼻的“幽香”   (1)正面描写 色:万绿丛中一点红   声:“袭入耳内”的蜜蜂声   (2)侧面烘托 ①幽径的四季   ②与其它藤萝的比较   (3)外在美与内在美相结合(“从无害人之意”,“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真、善、美。)   (二)教师小结,请学生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带领学生再次感受藤萝之美。   设计说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直面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给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四、感藤萝之悲   (一)教师:这是一棵集真、善、美于一身的藤萝,它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可这样美好的事物却遭到了无辜的毁灭。(课件出示画面:被毁后藤萝的惨状。)看,这就是被毁后的藤萝,你能结合此时此刻的感受描绘一下你所看到的情景吗?作者又是如何展现它的惨状呢?   答案预设:   (1)直接描写   ①虬干:“悬”“摇曳”――吊死鬼   无依无靠   ②花朵:微笑――孤儿 飘零空中   ③拟人:“它感到万分委屈”……   ④作者的感受:像吊死鬼、毛骨悚然   (2)议论、抒情――倒数第3自然段   (二)教师明确:这是一出触目惊心的惨剧,它让我们为之痛惜。然后请学生朗读文章的第11自然段,其余学生再次思考这一触及我们心灵的悲剧。   设计说明: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对比中感受藤萝的惨状,感受美好的毁灭带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五、悟作者之情   教师:作者的痛苦仅仅来源于这株被毁灭的藤萝吗?是否还蕴藏着更深层的悲哀呢?   (一)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二)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   教师明确:   愚氓――制造悲剧   伟人――决不会这样关心   世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燕园中人――决不会注意   决不会关心   决不会伤心   (三)领会作者的悲情。   1.深感世人的冷漠,人们的无知。   2.深感社会对“愚氓”的行为没有足够的重视。   3.呼唤社会群体提高爱美、护美的意识。   4.护美的矢志不移的决心。   (四)教师小结:时代进步了,人们的素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社会对愚氓的行为也还没有足够的重视。作者写的是一棵古藤萝的悲剧,实际上却是燕园的悲剧!时代的悲剧!人性的悲剧!作者真正悲的是人们的愚昧无知和冷漠无情。   设计说明:以作者之情引学生之情,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悲剧产生的原因,明确作者正是因为爱之切,所以愤其愚,作者丰富的情感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在这个教学环节,师生的阅读体验会在平等的交流中得以强化,突出了文章的主旨,突破了教学难点。   六、与大师同行   (一)教师:类似古藤萝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吗?   1.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如校园里的花被摘、家乡的河流被污染、埃及的古文物被刻上“×××,到此一游”等。   2.教师:这些令人扼腕的行为,让我们的树木不再葱茏、小鸟不再歌唱、天空不再湛蓝……   (二)教师:为了让古藤萝不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