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状杆菌,在胃上皮细胞定居繁殖。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粘膜相关的淋巴细胞瘤,甚至导致胃癌[1]。   幽门螺旋杆菌在体内外适应能力极强,传播能力不容低估,其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目前在全世界均有发病,在发达国家中成人感染率约50%,发展中国家则更高,是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病原之一[2]。我科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病人采用了相关的护理对策,对患者的痊愈及预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幽门螺旋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传统方法是用病理标本的直接镜检、微生物培养和尿素酶试验等。现代方法是用免疫学技术检测其抗原或抗体,以及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其核酸序列。根据所用的检测材料不同,幽门螺旋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分为两大类:①侵入性试验:它以通过内窥镜获取胃粘膜组织作为试验材料,进行微生物学培养、病理组织学检测、快速尿酶试验和基因诊断等;②非侵入性试验:不需获得胃粘膜组织,采用胃液、血清、唾液、粪便等标本,方法有粪便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检测、血清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尿素呼气试验和粪便及其他标本中幽门螺旋杆菌基因的测定。其中尿素呼气试验是利用让患者口服同位素标记的尿素,以观察胃中幽门螺旋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借此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及其感染程度的一类试验,被大家公认为极好的非侵入性试验。      2试验方法      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中,根除率能达到80%以上的方案主要有两种:①铋盐+抗生素联合;②质子泵抑制剂(PPI)+抗生素联合[3]。   含铋制剂三联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副作用发生较高,其中以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病人耐受性差。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用质子泵抑制剂结合两种抗生素药物短程三联疗法能有效治愈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肠道疾病。其中洛赛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LCA)为各国通用的疗效较好的方案。克拉霉素是一种半合成广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耐酸和能溶解于低HP胃液的优点,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能抑制胃酸分泌而使胃液PH显著提高,不利于幽门螺旋杆菌的生存并延缓胃排空,更有利于抗生素在胃内发挥作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洛赛克三联疗法显示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具有疗效高、安全、耐受性好的优点,对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高,副反应低[4]。      3护理      3.1消毒隔离   幽门螺旋杆菌的确切传播途径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其主要传播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经过粪-口或口-口传播,感染有家族聚集倾向[5]。饮用受污染的水、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与家人的密切接触、共餐,幼儿园、学校里儿童、学生之间的接触及吃路边摊位的不洁食品等,均可引起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应向患者说明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是防止幽门螺旋杆菌传播的重要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项目联系国家具有传染性,要给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患者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传播或避免再感染,养成饭后便后洗手的习惯。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分餐制,患者专用碗筷,餐具要做好消毒隔离,不可公用,减少传播机会。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不要亲吻家人,注意防止幽门螺旋杆菌在家庭内传播感染。   3.2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遵医嘱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性治疗,一般1个疗程需1~2周,耐心指导患者按医嘱规则用药,坚持按疗程完成治疗,并于疗程完成后1个月后复查。幽门螺旋杆菌未转阴性者再坚持治疗。另外告之病人服用铋剂时,会出现黑便,嘱患者不必惊慌,如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可随时就诊。抗生素必须定时服用,使血浓度保持高水平,从而达到杀菌效果。胃肠道副作用大的药物可在餐后30min服用。尽量避免使用非甾体消炎药物,以免影响观察。   3.3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医嘱依从性是指病人对医生医嘱的依从和服从的程度。目前依从性已被提及影响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的首要因素。应告知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未根治,疾病将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而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4小结      幽门螺旋杆菌在我国感染率较高,它不仅与消化性溃疡有关,且与慢性胃炎、胃癌、胃粘膜淋巴组织相关性淋巴病也有关[6]。医护人员应让患者了解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病的关系、检测手段、根治方法以及防止传播措施等知识,促进患者配合根治,防止幽门螺旋杆菌传播,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进一步融洽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Hiyama T,Haruma K,Kitadai Y,et al.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gastric mucosa-assoc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