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红壤地区稻-稻-草轮作系统稻田土壤质量评价-生态学报.PDF

中亚热带红壤地区稻-稻-草轮作系统稻田土壤质量评价-生态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亚热带红壤地区稻-稻-草轮作系统稻田土壤质量评价-生态学报

第 25 卷第 12 期 生  态  学  报 V o l. 25,N o. 12 2005 年 12 月 A CTA ECOLO G ICA S IN ICA D ec. , 2005 中亚热带红壤地区稻- 稻- 草轮作系统 稻田土壤质量评价 1 1, 2 3 1 4 王 华 , 黄 宇 , 阳柏苏 , 黄 璜 , 张 芬 ( 1 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 长沙 410128; 2 湖南省科技厅, 长沙 410001; 3 中南林学院, 长沙 410004; 4 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 长沙 410128) 摘要: 在中亚热带红壤地区, 利用定位研究方法, 比较了5 种不同的轮作模式, 即早稻晚稻黑麦草、早稻晚稻黑麦草→早稻 晚稻冬闲、早稻晚稻34 黑麦草‖14 紫云英、早稻晚稻紫云英、早稻晚稻冬闲, 对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与常规稻作系统相比较, 在稻草轮作模式下, 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增加, 物理性状改善, 土壤生物活性提高, 土壤动物数量增加。 ( ) 在对土壤功能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定量地评价了 5 种轮作模式的土壤质量状况。“水分贮存功能” 、“土 AW E ( ) ( ) ( ) 壤结构退化抑制功能”R SSD 、“稻田作物品质和产量维持功能”SCO P 其评价值以及最终的土壤质量指数 SQ I 都是稻稻 34 黑麦草‖14 紫云英、稻稻黑麦草、稻稻紫云英 3 种轮作模式大于常规稻作模式, 其中以稻稻34 黑麦草‖14 紫云英 ( ) 表现最优; “促使水分运移、提高水分有效性功能” 功能在 5 种轮作模式中其评价值相等。结果还表明, 土壤质量指数 FWM A ( ) 、土壤退化指数( ) 和生物肥力指数( ) 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说明此 3 种评价方法都能有效地评价研究试区稻 SQ I SD I B IF 田土壤质量。土壤退化指数(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