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裕尔河流域径流特征分析-自然资源学报
第 24 卷 第 7期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Vol24 No 7
2009年 7月 JOURNAL OF NA TURAL R ESOURCES Ju ly, 200 9
乌裕尔河流域径流特征分析
冯夏清 1, 2 , 章光新 1 , 尹雄锐 1
( 1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长春 130012;
2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 , 北京 100049)
摘要 : 乌裕尔河流域上游山区形成的径流是供给中下游平原区和扎龙湿地的重要水源 。论文
利用乌裕尔河上游 2个水文站和 8个雨量站 1956 ~2006 年系列径流和降水资料 ,利用多种指
标和小波分析法分析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乌裕尔河上游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
均匀 ,主要集中在 7、8月份 ;径流年际变化大 ,径流演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并伴随 4 1年左右的
主周期变化 。近 50年来 ,乌裕尔河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而且在 1964 年发生了一次显著的
突变 ,降水量的减少和人类活动是造成径流变化的重要因素 。
关 键 词 : 径流 ; 乌裕尔河 ; 变化特征 ; 人类活动
中图分类号 : P3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3037 (2009) 07 - 1286 - 11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 特别是对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共同作用下 ,流域水文过程发生
了一系列的变化 ,并表现出强烈的人为化特征 。径流是水文过程的重要环节 ,能直接反映区
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作用 ,径流变化既表现出确定性的规律 , 同时也有强烈
的随机性 [ 1, 2 ] 。近年来 ,气候干旱和人类活动干扰加剧的耦合作用 ,造成河川径流大幅度减
少 ,导致了河道萎缩 、河口淤积 、下游河道断流 、湿地退化及河流功能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
问题 。分析河川径流的时序特征 ,有助于深入了解地表水资源的变化趋势 ,为流域水资源的
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
乌裕尔河流域上游山区形成的径流是供给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 ,维持着流域经济社会
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发展 。目前关于乌裕尔河中下游流域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 、水文特
性 、水资源与水环境分析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 3~6 ] ,但流域径流
过程及其对扎龙湿地影响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 。本文分析了近 50 年来乌裕尔河上游径流
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和径流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利于更好地掌握扎龙湿地的水文情势 ,指
导扎龙湿地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从而有效保护湿地系统 ; 同时对于整个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
1 研究区概况
乌裕尔河源于北安市小兴安岭西麓山区 ,是嫩江左岸的较大无尾河流 ,流经黑龙江省
的北安 、克山、克东 、依安 、富裕等市县 ,河道全长 576 km ,流域面积 2 3 ×104 km2 。乌裕
尔河流域代表性的水文站有 4 个 : 北安站 、依安站 、龙安桥站和滨州站 。依据 自然条件 ,
收稿日期 : 2008- 10- 05; 修订日期 : 2009- 04 - 02。
( )
基金项 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ZCX2 - YW - 126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前沿领域
( )
项 目 KZCX3 - SW NA3 - 37 。
( )
第一作者简介 : 冯夏清 1985- ,女 , 山东滕州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水资源配置与湿地水文研究。
( )
通讯作者简介 :章光新 ,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江·尊园皇金管家物业管理服务方案PDF.pdf
- 三江平原大豆田湍流热通量研究-中国农业科学.PDF
-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与草地退化关系冗余分析.PDF
- 丁二醇的研究进展与展望ProgressandProspectonMicrobial.PDF
- 三相并网逆变器比例谐振控制及其网压前馈问题分析.PDF
- 三种土壤铅和镉的质量基准初步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DF
- 三维层结大气随高度变化基流的不稳定性及半椭圆定理-气象学报.PDF
- 三维伊辛Ising模型精确解的猜想张志东.PDF
- 三色异形仿真丝织物的开发-丝绸.PDF
- 三维目标论-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PDF
- 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西北植物学报.PDF
- 乙炔流量对Si-DLC薄膜机械性质影响之研究-YOKEnet.PDF
- 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高效表达-微生物学报.PDF
- 乙酰基吡嗪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ProgressintheSynthesisand.PDF
- 乙酰羟酸合成酶同工酶基因ilvBNilvGM和ilvIH的表达及对除草剂抗.PDF
- 乡三级行政权力事项行政征收实施清单标准社会抚养-平果.PDF
- 乳链菌肽的生物合成及其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微生物学报-中国.PDF
- 乾嘉之际小业主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社科网.PDF
- 二尖瓣膜逆流之定量评价-TSOC.PDF
-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数值模拟-气象学报.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