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主题班会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节-主题班会课-件

九月,如期而至。 世界因此灿烂。 我们歌唱九月, 因为这是您永恒的节日。 我们牢记的九月, 因为这是我们真诚的表白。 九月,是只情满四溢的杯子, 我们用双手高高地举起 一片真诚的祝福声中, 请您干杯。九月的乐章已经奏响, 请接受我们九月的献礼吧, 所有拼搏在教育战线的老师们. 请您干杯.我那心中的红烛, 谢谢您:如期的教导… 老师感谢您的照亮, 使我大胆的向前. 走出了人生的道路…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第九次会 议作出决议,将每年 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有人说老师像园丁;也有人说老师像蜡烛;她更像一支粉笔。她缩短了自己的身躯,为我们铺长了知识之路。她总是默默地在黑板上耕耘着,为我们播下了知识的种子。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师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更让我们深刻的理解了人们把教师比作红烛的内涵。是啊,教师如果没有红烛那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我们的教育事业怎么会蒸蒸日上?国家的栋梁之才从何而来?国家的繁荣富强谁来创造? 你们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呢? 我想起孩子曾经造过的句子:老师是园丁、是词典、是蜡烛、是春蚕。这些都是多么伟大而神圣的字眼!可是,我很惭愧。我不是园丁,我没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我不是词典,我没有大海般的渊博学识;我不是蜡烛,我没有照亮他人的光芒;我也不是春蚕,我达不到“丝尽方死”的崇高境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一名刚从学校毕业、求知若渴的老师。我只希望,用自己热腾腾的心给孩子们带来一抹温暖的阳光。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感恩老师,并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 尊敬老师,礼貌招呼老师。不顶撞老师。 2.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不打瞌睡,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给老师一个愉悦的心情。 3.预备铃响,立刻进入教室,静待老师到来 4.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力争以自己最好的成绩来回报老师。 5.积极参加校内外比赛,努力奋斗,争取佳绩,这就是尊师; 6.孝敬长辈,关爱幼小,爱做好事,这就是尊师; 7.保持教室整洁,一尘不染,让老师走进教室心满意足,这即是尊师; 如何报答师恩? 学习上,勤学好问 人格上,敬重老师 地位上,推崇老师 思想上,不忘老师   当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珍惜时间,自觉勤奋,在以后的学习中夺得优异的成绩! 态度上,虚心进取 写给语文老师 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 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评得失,四大名著显精妙 论善恶,八方美文蕴雄奇 写给数学老师 随手轻挥,空间平面尽出 妙语微点,体积面积都解 人生几何,点线面体共绘而成 世事方程,加减乘除同算方行 写给英语老师 口说进行时,不定式并非定语从句 牢记构词法,完成时不是被动语态 心比天高,教两国语言培桃李 志同海大,育一代栋梁兴中华 写给生物老师 实验室中,植物动物样样标本俱全 讲课台上,易题难题种种类型都有 写给物理老师 处三尺讲台,做功出力 凭一腔热血,放电发光 ——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苓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苓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周恩来 张伯苓 鲁迅先生是尊师的楷模。他12岁时进三味书屋,在寿镜吾先生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