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网推优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课程网推优秀课件

历史课程网推荐优秀课件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程标准】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 概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 乔夫 改革 难点: 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 课堂讨论 1、苏联的改革与中国的改革有哪些异同点? 2、苏联的改革对中国的改革有哪些影响? 3、苏联、中国的改革一败一成原因何在? 4、苏联的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 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合作学习 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俄国史》 1组:分析“掘墓”的原因、表现。 2组:分析“守墓”的原因、表现。 3组:分析“摇摆不定”的原因。 每组选一名代表作简要发言。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2)农业的相对落后; (3)工业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4)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5)斯大林的逝世。 2、经济改革——(1)农业改革 为了在东部地区开垦荒地,“更充分地利用西伯利亚的农业潜力”,仅1954年上半年的时间里就有40000人去了西伯利亚的垦荒区。国家在1955—1956年间调往东部地区的拖拉机(以15匹马力计算)达20多万台。此数约为全国提供给农业的机器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哈萨克斯坦、乌拉尔、阿尔泰和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区、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萨拉托夫和斯大林格勒州,以及北高加索的部分地区,总计开垦出约3600万公顷的荒地。开垦荒地的最初成效是明显的,并且在1954年就表现了出来。1954年的春播面积一下子就增加了945万多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加了近640万公顷(其中,小麦播种面积增加了358万多公顷)。 ——赫鲁晓夫:《在苏联建设共产主义和发展农业》第1卷第337页、第306页 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 ——1964年莫斯科版《处女地地区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 (2)工业改革 1961年10月,在苏共召开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新的《苏共纲领》。“二十二大”决议和苏共新纲领提出了以扩大企业权限、加强经济刺激、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各种经济杠杆以及加强经济核算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改革思想和方向。《纲领》强调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兴趣”;“根据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主义时期所特有的新内容,对商品货币关系充分加以利用”;“经济领导将依靠对高生产指标的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对劳动的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是争取共产主义斗争中的伟大的创造力量。 ”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政治——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而苏联的改革,从赫鲁晓夫的改革开始就在这些基本问题上迷失了方向。因为,只要是开辟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道路,那么,体现在斯大林身上的那些比严重错误更为主要 的马列主义基本原则就必然受到伤害,在这种历史反思前提下展开的政治改革也就必然步入歧途。 ——董大业 主编 《高中世界史新教材的学术背景与疑难解析》 (二)苏联盛极而衰—— 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