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doc

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可编辑 PAGE 技术资料 专业分享 口腔护理操作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窒息  预防: ① 意识不清者禁漱口,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1个,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防止棉球遗漏在病人口腔内。 ② 棉球湿度适度,以不滴水为标准。 ③ 有活动性假牙者应先取下。  处理: ① 呼救报告医生。 ② 取出异物(用手,血管钳,吸引器等)。 ③ 给病人取头低脚高位,拍背。 2)黏膜损伤  预防: ① 夹棉球方法正确,钳子不能直接接触黏膜及牙龈。 ② 擦洗动作轻柔。  处理: ① 损伤黏膜处出血者立即止血。 ② 保护受损黏膜(用西瓜霜、锡粒散等)。 3)吸入性肺炎 预防: 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帮助患者采取仰卧头侧位,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 为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禁忌漱口。 ③ 棉球不可过湿,防止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 处理 ① 病人气促、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 ②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如: 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用小量退热剂;咳嗽咳痰可用镇咳祛痰剂。 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床档碰伤肢体、床档断裂  预防: ① 护士每班检查床档功能。 ② 患者肢体与床档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 ③ 教会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床档,确保安全。  处理: ① 报告护士长、医师。 ② 按医嘱对患者碰伤肢体进行检查,必要时拍片,明确诊断。 ③ 立即报修。 2)约束带过紧,肢体淤血,皮肤破损  预防: ① 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② 使用约束带,必须垫衬垫。 ③ 注意约束松紧。  处理: ① 报告护士长、医师。 ② 立即松开约束带,有专人看护。 ③ 按医嘱对淤血、皮肤破损处进行换药。 清洁灌肠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肠道痉挛或出血  预防: ① 正确选用灌肠溶液,温度适度(39-41℃)。 ②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关注病人主诉 。 ③ 肛管插入轻柔,插入直肠7-10cm,勿插入过深。  处理: ① 及时报告医生。 ② 如发生速脉,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时应立即停止灌肠。 ③ 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 2)腹压升高  预防: ①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② 转移患者注意力以减轻腹压。 ③ 注意灌肠液流入速度。  处理: ① 灌肠中途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嘱深呼吸及放松腹部肌肉。 ② 降低灌肠筒的高度以减慢流速或暂停片刻。 3)损伤肠黏膜  预防: ① 掌握好灌肠溶液的量、温度、浓度、流速和压力。 ② 动作要轻柔,充分润滑肛管前端,如插入受阻,可退出少许旋转后缓缓插入。  处理: ① 立即停止灌肠。 ② 保护受损黏膜。 导尿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感染  预防: ① 实行导尿术时严格无菌操作。 ② 鼓励患者多饮水,自然冲洗尿路。 ③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 ④避免误入阴道。 ⑤ 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防止尿液返流。  处理: ① 遵医嘱给予抗菌素治疗。 ② 嘱患者每天摄取足够的水分,使尿量维持在2000ml 以上。 ③ 保持尿道口清洁,做好会阴护理。 2)虚脱及血尿  预防: ① 防止患者膀胱高度膨胀。 ② 实施导尿术时动作轻柔。 ③ 密切观察患者脸色、神志等。  处理: ① 予导尿第一次放尿量应﹤1000ml。 ② 适当补充能量。 ③ 报告医生,有血尿者积极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3)黏膜损伤  预防: ①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 ② 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导尿管。 ③ 选择型号合适的导尿管。  处理: ① 报告医生,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② 保护受损黏膜。 ③ 做好会阴护理。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局部硬块、局部感染  预防: ①加强无菌操作。 ②粉剂类药物要充分溶解。  处理: ① 一旦发生皮下硬结,可用土豆片或硫酸镁敷患处。 ② 必要时用红外线照射。 ③ 发生局部感染者积极结合全身使用抗生素。 2)出血、断针  预防: ① 择质量保证的注射器。 ② 注射时注意避开浅表静脉,进针后回抽这一步非常关键。 处理: ① 一旦发生穿刺针眼处出血,可用消毒棉签压迫局部2~3 min,一般可止血。若针筒里回抽出血液,立即拔出针头并按压至出血停止。 ② 发生断针时,医务人员应保持镇静,同时稳定患者情绪,让患者保持原体位,勿移动肢体或肢体收缩动作,防止断在体内的针体移动,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如针体已完全没入皮肤,则需在X线下通过手术将针体取出。 3)周围神经损伤  预防: 注射时选位正确,避开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