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三中高考复习经验介绍叶朱希-温州第四中学.PPT

乐清三中高考复习经验介绍叶朱希-温州第四中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乐清三中高考复习经验介绍叶朱希-温州第四中学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高考复习经验分享 ——乐清市第三中学 叶朱希 一、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复习步骤: 诗歌赏析(积累感悟) 学考篇目(教材引导) 诗歌专题(方法指导) 高考仿真(综合实践)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预案》 1、农历的天空下读诗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意译】 暮春四月,登临庐山,春天过去了,这时花儿早已开完,芳菲落尽,春的影子一点都找不到了,令人顿生伤感。走着走着,前面那是什么?桃花!这大林寺的桃花开得正是灿烂,绚烂热烈,不禁欣喜,这春天如此调皮,原来偷偷地躲进山寺里了,像捉迷藏的小孩子一样,原来是我没有找到。 桃花——最后的春意 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尤其是情感的波折,短短的四句,却写出了依恋、伤感、怨恨、惊异、欣喜、错怪。桃花是最后的春意,这个不是诗人要铺陈的,诗人的情思变化才是整首诗的重点。 忘却人间的烦扰,生命如此美好。 在“人间找寻不到的春意,在寺庙里找到了。寺庙彷佛一个仙境,诗人此时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这也激发了诗人原初的童心,和春天捉了个迷藏。大自然给了人这样一个欣喜,人也以一片赤诚袒露给自然,在大自然里,真的找到了生命中最初的自己,多么讶异的一场奇遇,多么欣喜的一次回归内心之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句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展开想象并抓住关键词句加以理解体会) 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这句词表面上写景,实际是在写情,造成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词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酒绪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种景物与词人的愁绪有何联系? 明确: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地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能不能答好题,归根结底在于能不能读懂诗歌,读懂诗歌是解答诗歌鉴赏的前提,所以如何读懂诗歌,就成了解答诗歌鉴赏的关键了。 那怎么来读懂一首诗呢?个人认为,翻译每一句诗句是最好的办法,当然翻译诗句,并不是要像文言文翻译那样严谨,只要能把它的大致意思翻译出来就可以了,只需意译即可。所以应该以翻译为主线贯穿读全诗。 第一,注意调整词语的语序。因为诗歌有格律要求,为了符合平仄的需要,诗歌中有些词语会不按正常的习惯排列,所以翻译时要注意它是否需要调整语序。 第二,注意词语的活用。这一点与文言文有点类似,即词语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粪土”就是意动用法。 第三,通过想像来填充诗歌的空白。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通常一句诗就把一个画面或一件事情浓缩其中,所以我们要通过想像来还原那个画面或事情。另外,诗歌的语言还是跳跃的,不是线性的,这也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想像或联想来把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 真题演练 (13年浙江卷)阅读下面,完成21—22题。(7分) 秦中吟 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的名句“ ”一脉相承。(2分) 22.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5分) 训练步骤: 1、回忆杜甫所学的诗歌,写出21题的名句,主要就是考察考生平时的积累。学生通过写这道题目,更加相信平时的复习积累是有用的,在答题中更显自信。 2、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大概内容。 3、运用前面所学的诗歌鉴赏的方法,真正提高鉴赏能力,落实得分。 (以真题为切入口,在前期的体验感悟的积累下,运用方法,综合实践,落实得分。) 二、作文教学 1、素材积累 名言诗词类 价值观念类 故事寓言类 哲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