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升平主任医师治疗阳虚型失眠的经验.docVIP

曾升平主任医师治疗阳虚型失眠的经验.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升平主任医师治疗阳虚型失眠的经验

曾升平主任医师治疗阳虚型失眠的经验   关键词:失眠;阳虚;升阳益气;附子理中汤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3-0001-02      导师曾升平主任医师是四川省名老中医,学验颇丰。现将曾老师治疗阳虚失眠的经验小结如下。   1 失眠概述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祖国医学将本病的病因归为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等方面,病因虽多,但病理变化多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诚如《类证治裁?不寐》所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故治疗本病当以补虚泄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针对不同病因,临床较常见的有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胆气虚证等证。导师观之临床发现阳虚失眠亦不在少数。   2 阳虚失眠   阳气主导着人的正常生活,而劳累等又会耗伤阳气,体虚者本就阳气不足,若遇过度劳累等使阳气耗伤加重,致使虚阳浮越,阳不入阴而发为失眠。阳虚失眠者,阳气不能入于阴,阴阳不接续,孤阳外浮,不得阴气之资助,阳气更虚,长此便成恶性循环,失眠症状便日益加重。诚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亦或阳气虚损失却温煦、推动之能,阴精等凝滞不行,日久津血板结,阳气更无以入于阴分,以致阴阳不相续接而致不寐。先圣仲景曾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而导师所论之理似有悖于先贤,实则不然。阳虚不升甚或下陷,逆于阴分,清阳无以上行以致终日昏昧欲睡;而阳气虚浮,不内入阴分可致虚性亢奋,眠寐不得。   脾胃主运化,为后天之本,《灵枢。营卫生会》有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指出了脾胃与营卫生成间的关系;又《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强调了脾胃和津精等物质的生成和输送关系。由此可知脾阳虚衰,运化津液障碍,导致水湿内停,成痰成饮弥漫三焦,阻隔阴阳,导致营卫气血不相交而发为失眠,此其一也;脾阳虚损,虚阳上浮而成虚火,上扰君主之官,以致心神不宁发为失眠,此其二也;脾阳虚损,运化阴精失职,可以导致肝之精血虚少,阴不敛阳,肝阳上亢扰动心室发为失眠,此其三也。综上脾阳虚损是导致阳虚失眠的重要机理。   又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肾阳上助心阳以行血脉,温煦五脏;中助脾阳以运化水津,以濡养五脏。《灵枢?卫气篇》说:“阳气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因此肾阳虚损,上可致心阳不足,行血失常,营血因寒而凝滞,加之卫阳虚损,失却温煦之能,阴阳不相交而发为失眠;肾阳虚损,中可致脾阳虚损,运化失职,津液留滞,进而导致失眠,道理前已详述;肾阳虚损,下可致藏精不能,肾阴不足,无以上济心火,心火独亢,阴阳失交而致不寐。由此可知肾阳虚损是导致阳虚失眠的另一重要途径。    因此,脾肾阳虚是导致阳虚失眠的关键。另外,心者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神。从这个角度而言阳虚失眠,亦当讲心阳虚损考虑进去,但我们认为自古既有心不受邪,心包代心受邪之说,而肝主身之筋膜,心包这一膜性结构亦当包含在肝所主的筋膜范围之内,人身之中,起温煦筋膜作用的是卫阳,而卫阳根于肾阳,因此所谓心阳虚衰实则包含在肾阳虚损的范围内。   此种类型的失眠,临床证见入睡困难或是噩梦纷扰难以入睡,兼以乏力懒言,体虚自汗,畏寒肢冷,甚或腰膝酸软等症,舌质暗淡,苔白,脉沉。本类失眠,病在脾肾阳虚,故治疗当以升阳益气,温补脾肾为主,即取劳者温之之意。曾师的处方组成多由具有恢复脾肾功能,疏理气血津精等功用的药物构成。常用附子,干姜,桂枝等药以温补脾肾之阳;茯苓,白术等药以健脾除湿;少佐活血化瘀药物如当归,桃仁等,因为阳入于阴,使阴气动,而虚阳浮越于阴气之外,阴阳不相续接,阴失阳助则少动,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少动之阴气有成瘀之倾向,此时加入活血之品,意在未病先防。需要说明的是阳虚必以气虚为基础,故而加用升麻,黄芪,党参,白术等药物升阳益气。阳气本以外越,再用升提之药,似有不妥,细细推之,浮越之阳气为虚阳即无根之阳,此时加入温阳益气药物即为使阳气源源化生,稍佐升提之品可助新生阳气之外达以行其温煦,固表等正常功能;阳气外浮,自当收之,可选用白芍,五味子等酸收之品,一方面使以浮越之阳气不致过度浮越,另一方面防止新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