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人识人及用人之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国藩为人识人及用人之道

曾国藩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1872年) 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出身地主家庭,六岁入塾。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擢内阁学士, 丁母忧回籍后,办团练,扩编为湘军,镇压太平军。受封一等侯爵,加太子太保。后积极倡导洋务。同治七年(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因媚外卖国,激起公愤,调任两江总督,同治十二年(1872)病终南京。 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帝国夕阳。 曾国藩识人之道 曾国藩识人好像有特异功能一样,往往初次见面,就能够初步判断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清史稿》中有一段记载:曾国藩为人威严庄重,胡须漂亮,眼睛呈三角形且带有棱角,每次接待客人的时候,往往注视很久一言不发,被注视的客人或者毛骨竦然,更多的人因此对曾国藩肃然起敬,然后曾国藩开始问话,最后等客人走后,自己记录下来这个人的优劣,没有一点差错。“尤知人,善任使,所成 就荐拔者,不可胜数。一品辄目 其材,悉当。”由于曾国藩阅人无数,又注意观察,还经常总结、验证,因而能够以知人闻名于世。 曾国藩识人之道 对“德”的重视 历代重才者所希求的最理想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曾国藩也一样,他评价、衡量一个人,首先是看德,突出德的地位。曾国藩所谓的德,含义甚广,具体而言,就是政治上忠诚、作风上质朴、精神上坚韧不拔等。他称具有这些品德的人为“血性男子”而极为称颂。 山乡之民多旷悍,水乡之民多浮滑,城市多游惰之习,乡村多拙朴之夫。 曾国藩用人之道 唯用人极难,听言亦殊不易。全赖见多识广,熟思审处,方寸中有一定之权衡。 以有操求而无官气,多条理而无大言者为主。 犹以习劳苦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的人,日久必有大效。 鼓励独立谋求发展 曾国藩用人之道 待人之道——“人才重于一切” 曾国藩十分重视人才问题,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之强”。而在各种人才中,他又特别强调处于领导地位者的突出作用。他强调一支军队的状貌决定于其带兵长官,一省风气系于督抚及首府数人,居于一方支配地位的人才的重要性是无可否认的。“变风气为第一,而荡平疆土二千里次之”。 曾国藩用人之道 有用之人,强与附之 对自己创业、打江山有用的人,要千方百计让他们加入到自己的事业中来,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有用之人强与附之”。“附”就是附着在事业上,靠这个来凝聚人心。他说:‘“求人之道须如白圭之治生,如鹰隼之击物,不得不休。”不达目的不罢休。(彭) 曾国藩用人之道 以天下为笼,雀无所逃 当一个人的舞台不大,吸引人才的办法不足以鼓舞群伦时,所能使用的人才也必定有限这是客观现实对人才的限制。而个人的修养、眼界这些主观因素也会影响人才的聚拢和使用。 曾国藩善于总结,还虚心体察自己在用人上的缺失。当他发现自己不如胡林翼对人才更有吸引力时,立即给胡林翼写信,说:“台端如高山大泽,鱼龙宝藏荟萃其中,不觉令人生妒也。”又说庄子云:‘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阁下以一省为笼,又网罗邻封贤俊,尚有乏才之叹。蜀营盘为笼,则雀且远引高翔矣。”③表示要向胡林翼学习。据统计,曾国藩的幕僚中,就籍贯而言八十九人中,湖南籍二十一人,仅占四分之一;江苏籍十七人;安徽籍十六人; 浙江籍十人;其余四川、贵州、广东、湖北、江西诸省均有人入幕。其人员分布,共达九省,就出身身而言,上至进士、举人,下至诸生、布衣,等级不一,均为座上之客。 曾国藩用人之道 人才要济之以福泽 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人才要储存在我的口袋里面,平时要注意识拔这些人,一旦有机会’就要让他们各建其业,才识都准备好了,还需要济之以福泽。 赵烈文出身官宦家庭,少年时代三应乡试不中,于是绝意仕途一心钻研学问,博览群书’留心事实闻名乡里。咸丰五年底,周腾虎极力推荐赵烈文。曾国藩立即下聘金两百两,修书一封请赵,赵欣然上路,十二月到了南康大营。而当年虽然贵为大清朝的总督大员,而一年的薪水也只有一百八十两白银。曾国藩以两百两银子向赵烈文表示诚意礼聘,实在是惊世之举。而后来赵追随其左右,被称为曾国藩身边的小钦差。 曾国藩用人之道 “取之欲广,用之欲慎” 关于人才的招引使用与培养,曾国藩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概言之叫做“取之欲广,用之欲慎”。 试以危艰,责以实效: “试以危艰,责以实效”是曾国藩在用人方面非常重要的思想,也是对重要人才、关键岗位提出的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 湘军开始创建时,国家给政策,地方搞团练,所以要自筹兵饷。太平军进攻湖北时,当地有钱的士绅都出去避难了,金银等重要资产也转移了。在最艰难的时候,曾国藩邀请胡大任帮助湘军筹集军饷。胡受邀后在汉口、新堤等地筹集饷银。后来曾国藩上述朝廷,举荐胡大任说:我认为求才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