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植前后期弃妇诗赋比较的研究
曹植前后期弃妇诗赋比较的研究
内容摘要:曹植的弃妇诗,其前后期既有共同特点,如善于将抒情与叙事、写景相结合显得词采华茂;同时不同点也是很明显的,如所站的立场不同,前期的曹植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而后期则自拟身份展现其“臣妾意识”,还有曹植前后诗风也呈现出相异的风貌。
关键词:曹植 弃妇诗 前后期 比较
弃妇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品类。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此类的诗词,如《诗经?卫风? 氓》。曹植身处汉魏之际,因其特殊的人生际遇,也写下了不少弃妇诗。仔细比较,他的前期与后期的弃妇诗,既有一贯的特点,又有相异的特征。
一.曹植前后期弃妇诗赋的共同特点
著名的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曾在《诗品》中称赞其作品“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益今古,卓尔不群。”其中“词采华茂,情兼雅怨”在其弃妇诗赋中有着很鲜明的体现。
1.抒情与叙事的巧妙结合
汉乐府诗歌都以叙事见长,语言质朴。曹植则在继承了乐府诗歌叙事的长处基础上,又加上了抒情的色彩,使作品显得声情并茂,这一特点在他的前后期弃妇诗中都有着很明显的体现。如其前期作品《出妇赋》一篇中有句:“遂摧颓而失望,退幽屏于下庭。痛一见而见弃,心忉忉以悲惊。”一面叙述自己被丈夫厌弃,退于下庭的事,同时写出了自己对丈夫始乱终弃的痛恨。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的结合起来,不落痕迹。同样的,在曹植后期创作的弃妇诗也有这样的特点,如著名诗篇《七哀》中写道:“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1]写出了丈夫在外十年,自己孤苦无依的事,“孤妾”、“独栖”将妻子的孤独、寂寞表现地淋漓尽致,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弃妇的悲惨命运,文赋全文在叙事中抒情,自然朴质又不乏真情实意。
2.借景抒情
通过对景物刻画来表现抒情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特征。《诗经?召南??坑忻贰分型ü?写“其实七兮”、“其实三兮”、“顷筐?I之”成熟梅子的掉落,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恨嫁之情。曹植的诗赋也承袭了《诗经》用景物来暗喻人的特点。如《弃妇篇》中有句:“悲鸣夫何为,丹华实不成。”此处的“丹华”是指女子美丽娇艳,“实不成”则是暗喻指女子没有生育的功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的七出之条其中“无子,为其绝世也”即妻子生不出子女,理由是“绝世”,在传统的社会中,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诗中的女主人公无法生育出子女,必然是要被休弃的。曹植身为贵族子弟、统治阶级的上层者尤其是作为一个男子却能关注到封建女子的不幸,可见其关心百姓疾苦的忧民思想。又如《浮萍篇》写道:“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浮萍”是一种水生植物,女子以无根植物自比,写出了愿为心上人随风漂流,结果却“无端获罪尤”的幽怨,接下来“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离骚》中多次用“茱萸”、“桂”、“兰”来表示美好的事物,暗喻君臣之间的关系。此处作者用这些美好的东西来暗喻“新人”与“旧人”,使文章显得生动、自然,可见曹植继承了楚辞离赋“香草美人”的写法,表现了自己对君臣之间隔膜的不解与不受重用的苦闷。
二.曹植前后期弃妇诗赋的不同点
曹植一生,以曹操之死为界明显分为前后两期,这在学术界早有共识。其遭际的落差,造成了他前后文学作品多方面的相异。曹植的弃妇诗赋,同样如此。
1.前后期所站的立场不同:旁观者与自拟者
文人的创作是对其生活的完美映照。曹植笔下的弃妇诗赋在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后因生活境遇的完全不同也有着迥异的情感内涵,也有着不同的立场观点。
建安二十五年之前的曹植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受父亲的庇护,过着贵族子弟的优渥生活,所以曹植前期的创作诗赋中充满着开朗、乐观的情调,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曹植前期写弃妇的诗赋总共只有两首,即《弃妇诗》与《出妇赋》。《出妇赋》描写的则是女子因年老色衰被弃的故事。“悦新婚而忘妾,哀爱惠之中令。遂摧颓而失望,退幽屏于下庭。”直白的道出了自己被弃的真相,让人心酸。表现了曹植对女子的深切同情。另一首《弃妇诗》写的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因为“无子”而理所当然的被休掉的故事。诗中“有子月经天,无子若流星。天月相终结,流星没无精。”四句将有子之妇与无子之妇的遭遇表现的天差地别。有学者认为曹子建这首诗揭示出封建制度、“七出”规定迫害广大妇女的罪恶,在客观上对封建社会提出了控诉。[2]曹植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层,居然能够看到普通妇女的悲哀,不难看出其忧国忧民的志向。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此时的曹植只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去同情封建女性,而并没有切实的代入感,就像是一个戏外的人只是弃妇悲情的见证者。
若说前期的曹植是一位见证者,那么后期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曹植则是一位被君主丈夫抛弃的可怜弃妇。细读他的弃妇诗,我们可以看出曹植前期写弃妇仅仅是为了表达对封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