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材料的脆性断裂和强度.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材料的脆性断裂与强度 §2.1 脆性断裂现象 一、弹、粘、塑性形变 在第一章中已阐述的一些基本概念。 1.弹性形变 正应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剪彩应力作用下产生弹性畸变。随着外力的移去,这两种形变都会完全恢复。 2.塑性形变 是由于晶粒内部的位错滑移产生。晶体部分将选择最易滑移的系统(当然,对陶瓷材料来说,这些系统为数不多),出现晶粒内部的位错滑移,宏观上表现为材料的塑性形变。 3.粘性形变 无机材料中的晶界非晶相,以及玻璃、有机高分子材料则会产生另一种变形,称为粘性流动。 塑性形变和粘性形变是不可恢复的永久形变。 4.蠕变: 当材料长期受载,尤其在高温环境中受载,塑性形变及粘性形变将随时间而具有不同的速率,这就是材料的蠕变。蠕变的后当剪应力降低(或温度降低)时,此塑性形变及粘性流动减缓甚至终止。 蠕变的最终结果:①蠕变终止;②蠕变断裂。 二.脆性断裂行为 断裂是材料的主要破坏形式。韧性是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材料的断裂可以根据其断裂前与断裂过程中材料的宏观塑性变形的程度,把断裂分为脆性断裂与韧性断裂。 1.脆性断裂 脆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基本上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没有明显预兆,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快速断裂过程,因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防止脆断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2.韧性断裂 韧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及断裂过程中产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过程。韧性断裂时一般裂纹扩展过程较慢,而且要消耗大量塑性变形能。 一些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在室温下的静拉伸断裂具有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 3.脆性断裂的原因 在外力作用下,任意一个结构单元上主应力面的拉应力足够大时,尤其在那些高度应力集中的特征点(例如内部和表面的缺陷和裂纹)附近的单元上,所受到的局部拉应力为平均应力的数倍时,此过分集中的拉应力如果超过材料的临界拉应力值时,将会产生裂纹或缺陷的扩展,导致脆性断裂。虽然与此同时,由于外力引起的平均剪应力尚小于临界值,不足以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或粘性流动。因此,断裂源往往出现在材料中应力集中度很高的地方,并选择这种地方的某一个缺陷(或裂纹、伤痕)而开裂。 各种材料的断裂都是其内部裂纹扩展的结果。因而,每种材料抵抗裂纹扩展能力的高低,表示了它们韧性的好坏。韧性好的材料,裂纹扩展困难,不易断裂。脆性材料中裂纹扩展所需能量很小,容易断裂;韧性又分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两大类。断裂韧性是表征材料抵抗其内部裂纹扩展能力的性能指标;冲击韧性则是对材料在高速冲击负荷下韧性的度量。二者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 三.突发性断裂与裂纹的缓慢生长 裂纹的存在及其扩展行为,决定了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1.突发性断裂 断裂时,材料的实际平均应力尚低于材料的结合强度(或称理论结合强度)。在临界状态下,断裂源处的裂纹尖端所受的横向拉应力正好等于结合强度时,裂纹产生突发性扩展。一旦扩展,引起周围应力的再分配,导致裂纹的加速扩展,出现突发性断裂,这种断裂往往并无先兆。 2.裂纹的生长 当裂纹尖端处的横向拉应力尚不足以引起扩展,但在长期受应力的情况下,特别是同时处于高温环境中时,还会出现裂纹的缓慢生长,尤其在有环境侵蚀,如存在O2,H2,SO:,H2O(汽)等的情况下,对金属及玻璃更易出现缓慢开裂。 §2.2 理论结合强度 一.理论强度的概念 无机材料的抗压强度约为抗拉强度的10倍。所以一般集中在抗拉强度上进行研究,也就是研究其最薄弱的环节。 材料的理论强度,就是从理论角度上材料所能随的最大应力。我们可以这样考虑: ①当一对原子相距无限远时,不发生相互作用,当它们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吸引力开始显著起来,随着距离的缩短而吸引力增大。当距离r达到某一值时,原子间的合力(引力和斥力之和)最大,此时表示物质具有最大的强度。即理论强度。 ②从原子结合的情况来看,理论强度就是分离原子(或离子)所需的最小应力。 所以,要推导材料的理论强度,应从原子间的结合力入手,只有克服了原子间的结合力,材料才能断裂。如果知道原子间结合力的细节,即知道应力一应变曲线的精确形式,就可算出理论结合强度。这在原则上是可行的,就是说固体的强度都能够根据化学组成、晶体结构与强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但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组成、不同的结构及不同的键合方式,因此这种理论计算是十分复杂的,而且对各种材料都不一样。 二.理论强度的计算 1.计算依据 为了能简单、粗略地估计各种情况都适用的理论强度,orowan提出了以正弦曲线来近似原子间约束力随原子间的距离X的变化曲线(见图2.1)。 2.计算公式推导 1)以上曲线的一部分可近似地由下式表示: (2.1) 式中,σth为理论结合强度,λ为正弦曲线的波长。 2)

文档评论(0)

181****17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