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案文献综述及的研究展望.doc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公案文献综述及的研究展望

施公案文献综述及的研究展望   摘 要: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施公案》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第一、第二阶段是建国之前,研究比较分散,没有系统,但对于后世的研究却有深远影响。第三阶段是建国后至80年代初,由于特定环境的制约,这一时期的《施公案》研究进展不大,总体评价较低,不管小说还是戏曲研究都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符号。第四阶段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随着公案小说研究的整体推进,《施公案》研究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施公案 文献综述 研究展望   《施公案》,又名《施案奇闻》、《施公案传》、《百断奇观》等,不题撰人,现存最早的刊本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厦门文德堂藏板,正集八卷九十七回,续书由一续至十续,发展为528回,120余万字。小说主要写康熙年间施世纶(小说作施仕伦)在黄天霸等义士的帮助下屡破奇案,惩恶除暴的故事。在众多的清代小说中,《施公案》小说的地位和艺术水平都不高,但在文学史的研究中,尤其是晚清小说史的研究中,它却是不应漏掉的一环,它连接着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的两端,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与其他经典名著如火如荼的研究相比,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研究无疑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即使有所研究,学者们也把大部分目光集中在《三侠五义》身上。但相较于《百家公案》、《于公案》等这些八九十年代始露真容的公案小说,《施公案》可谓是得到研究者们青眼的宠儿了。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施公案》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   第一个时期:自作品问世到清末   随着《施公案》的问世及流传,就开始有人为之写序作跋,并在笔记和诗文集对作家作品进行研究介绍。道光金闾本衙刻本,原署“嘉庆庚寅年孟冬月新锩”序言:“此诚我朝第一人也。故特采其实事数十条,表而出之,使天下后世知施公之为人,且使为官者知以施公为法也。是为序。”该序阐述了《施公案》小说的创作意图,将施公比之宋朝包公,有“关节不到,有阎罗施老”之语;另外,还以一件事实说明施公之为人。光绪二十九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绘图施公案》卷首序为我们道出了《施公案》的广泛流传,并且稍作点评。此外还有[清]文光主人《施公案后传序》,[清]文宜书局主人《八续施公案序》、《十续施公案序》等序言。通过这些序言我们对《施公案》小说的流传情况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清]阮葵生《茶餘客话》卷二十二《施世纶》介绍了历史上的施世纶的一些生平事迹,让我们对施世纶有更充足的了解。[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四介绍了施仕伦的一些政绩,特别是文中提到“少时即闻乡里父老,言施世纶为清官。入都后,则闻院曲盲词,有演唱其政绩者。该小说中刻有《施公案》一书,比公为宋之包孝肃,明之海忠介,故俗口流传,至今不泯也。”这段资料对于探讨《施公案》与说唱文学的关系弥足珍贵,在后来的学者研究中该资料也是不断被引用。邓之城《骨董三记》言:“施不全,顾公燮《消夏闲记》云:‘康熙时苏州施抚军世纶,系将军琅之子,以功荫。貌甚奇,眼歪,手卷,足跛,口偏。’”该资料介绍了施世纶的外貌特征,有助于我们对小说中人物更清楚的了解。蒋瑞藻编《小说考证》之《花朝生笔记》云:“《施公案》说部,衍清初施公世纶事,人多知之。《彭公案》较晚出,而名与此埒……几于妇孺咸知,与《施公案》当年同。”这段资料也是讲到了《施公案》的广泛流传。纵观这一时期的《施公案》研究,记载比较零星散乱,吉光片羽,但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第二时期: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建国前   这时期的学者如鲁迅、孙楷第、赵景深等在他们的研究著作中都涉及到《施公案》研究。这些前辈学者以他们深厚的学养对《施公案》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研究成果及其操作方式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为清代的侠义小说设立了专章(即第二十七篇《清之侠义及公案》),对这类小说进行了十分精辟的论析,在谈到《施公案》时,鲁迅指出:“道光十八(1838),有《施公案》八卷九十七回,一名《百断奇观》记康熙时施仕纶(当作世纶)为泰州知州至漕运总督时行事,文意俱拙,略如明人之《包公案》,而稍加曲折,一案或亘数回;且断案之外,又有遇险,已为侠义小说先导。”对此书给予了客观中肯的评价。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鲁迅言道:“现在《七侠五义》已出到二十四篇,《施公案》出到十集,《彭公案》十七集,而大抵千篇一律,语多不通,我们对此,无多批评,只是很觉得作者和看者,都能够如此之不惮烦,也算是一件奇迹罢了”,这里鲁迅以戏语批评了《施公案》等续书艺术水平的低下,却也道出了《施公案》等书的受欢迎程度很高。1933年3月,孙楷第三易其稿而成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问世,该书从版本目录学着手,开创了小说史研究的新天地,为小说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士基础。《施公案》也收录其中,此书对我们了解《施公案》的版本及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