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0-21岁儿童心理营养.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0-21岁儿童心理营养

1:爱的能力 孩子本来是有爱的能力的!加入他的阳光空气水足够多,他就会很有能量,去爱自己,爱他人; 假如他的阳光空气水不足够多得话,他就会不相信别人对他的爱,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的父母亲缺少爱的能力(爱的能力,去爱,接受)。 2:自我价值感 现在13~15岁得孩子在所有自杀的人群中的比例是最高的!动物、植物都不会无聊的死去,只有人会。 因为他们觉得生命无意义、无价值。当孩子的阳光、空气水都足够的时候,他就能追求自己的价值,有能力追求理想。 3:与人链接 人的天性需要链接,要与人建立关系。有人说想独自一人,不需要与人链接,都是假话,是在骗自己或别人。 链接能让人活的很丰盛。 4: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做自己,负责任。人类的天性是想独立自主、做我自己。我有能力去做我自己、能够独立,我有选择的权利,我有自由做我自己,当一个人不能做自己时,会很郁闷!就会凋谢! 孩子本来是想负责任地,只是父母教的,孩子不负责任了,或者是孩子没有机会负责任。孩子依赖一个人,而内心深处却是恨这个人,因为这个人损害了我独立自主! 5:安全感,信任 当一个人有安全感的时候,就会去信任自己。信任自己的人,无论碰到什么人、什么事、只要别人能活、他就相信自己就能活,别人能走过来,自己就能走过去!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依然会走过去、会活下去!因为他是一个能信任自己的人,这样他的安全感就出来了! 如果真的相信自己,就能真的相信别人! 无条件接纳 刚刚出生的孩子本身是无条件的,你不知道以后他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他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他乖不乖。即使他什么也不能做、对他的许多都是无从知晓,你也无条件的接纳他。 1.5~2小时吃、尿,拉,成人如此早讨厌了,但是对于孩子我们是很高兴地接纳他,孩子是会感受到的(用感官来搜集的)。 NO.1 in life 生命中的至重 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NO.1 in life。 孩子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很不好,可是我很饿,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那么我会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母亲很容易做到,因为分泌一种物质叫:本体胺 有的妈妈生完孩子后不分泌本体胺原因有可能是: 1、生理上不健康; 2、心理上有情绪。 此时爸爸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本体胺三个月后就会慢慢消失。 如果孩子在3个 月内,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打架,两个人的精力都消耗在争吵里了,没办法照顾孩子。孩子得不到这两个重要的心理营养,他就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寻觅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求,从这个人身上希望得到没有条件的接纳。这个孩子一生中都会这样去做,直到他找到那个重要他人为止。 也许一生未果,也许很幸运能找到。 人在热恋的时候也会分泌本体胺。 您可以想想我们当初恋爱时的感觉就可以,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的事情出现,此时就会无条件的接纳,将对方看成是自己生命中的至重。 爱情不是盲目的,热恋是盲目的!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庭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1、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及极度害怕被遗弃的表现。 2、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3、需要别人照顾。 人在最脆弱的时候,需求就会特别强烈! 男性会特别在乎无条件接纳, 女性更在乎生命中的至重! 孩子的重要他人 孩子一开始的心理营养必须由那个重要他人给的。这个重要他人,第一是母亲、其次是父亲,再往后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阿姨。但是,后面的,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来决定。 至于为什么一个孩子会选爸爸妈妈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没有理由,就象人们找对象谈恋爱一样。而如果父母不当这个重要他人。而孩子又不选其他的话,这个孩子就一定会有心理缺失。 孩子 母亲 我和妈妈是不同的两个人, 这时候发展出一个稳定的自我。 2岁半到3岁: 孩子成功分离 如果这个阶段妈妈 一直跟孩子说: 你不可以, 你不行的, 你不能的, 那孩子既有独立自主 的欲望,又有妈妈的 限制 则孩子就会很 纠结。 纠结是边缘性 的人格 四个月 安全感 分离 成为一个独立 自主的人 三岁 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之后才会 学习,会发现缺乏什么东西,才会去学习。 家 幼儿园 小学 幼儿园 幼儿园 没有做好分离 边缘性人格 很难发挥天性 很难去学习 工作不会很好 人际关系糟 情绪不会好 孩子有分离焦虑 会去控制别人: 爸妈、家人 同学 年龄越大 ,越害怕, 越想控制 谁跟我好, 我就要 控制谁, 胆小 害怕 为情自杀 不是为爱情, 也不是痴情 为安全感 缺失而死 孩子的“安全感” 和两点有关 父母关系稳定 妈妈情绪的稳定 父母关系和谐 安全的,稳定的, 不会分开的 孩子觉得父母关系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