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洪积层岸坡边坡治理的设计实践
某洪积层岸坡边坡治理的设计实践
摘 要: 文章为某古栈道边坡工程治理设计,边坡主要由坡积层、洪积层、残积层及风化基岩组成,其中洪积层为主要的物质组成,洪积层为边坡上部岩质边坡发生多期崩塌后经洪水作用沉积形成的。边坡因开挖修复古栈道形成了大量路堑边坡,极端气候下,局部较高陡的洪积层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受到影响。选用SNS防护网对较高陡路堑边坡和坡面松散碎石进行临时支护是合理、经济、有效的。
关键词: 洪积层; 边坡; 临时; SNS; 治理
1. 前言
本工程为古栈道边坡治理工程,工程位于广东省某市北东的风景名胜区内,修复该古栈道,目的将其建成一条观赏历史文化、风景、生态的综合性绿道,不仅有利于把该风景名胜区打造成健身休闲的活动基地,而且可传承该市历史文化及推动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调查,古栈道边坡曾诱发了七处小型崩塌地质灾害和一处大规模的泥石流地质灾害。一旦古栈道修复完成并通行使用,在极端气候下,沿线潜在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可能会威胁过往游客和村民人身安全,危害性和危险性大,因此对古栈道边坡进行有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了。
2. 项目实例
2.1 项目概况
本古栈道修复工程位于景区内峡谷北岸,地势陡峻。拟沿原有的古栈道遗迹进行修复和局部拓宽,属于限制性通行(即持续强暴雨或地质灾害易发季节禁止通行)的一般性观光人行通道。里程为K0+000~K2+797.73,可通行路面最小净宽1.5m,可通行人和自行车,总建设面积为6071.52m2。沿线地处丘陵山区,大部分岩石裸露,山体坡度约1∶1.5~1∶0.8。栈道沿坡麓而行,以减少对山体破坏为原则进行设计,总投资2342.11万元。栈道交替采用填方、挖方构建,形成了大量的路堑和路堤边坡。经前期地质灾害评估和勘查,古栈道北侧道路边坡,地质灾害种类有崩塌和滑坡,已发现微―中型崩塌29处、小型滑坡3处。地质灾害规模虽小,但成群连续出现,一旦同时发生,形成的破坏力较大,可能威胁到栈道通行安全,潜在经济损失大。
2.2 地质环境条件
气象水文:项目区所在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据当地气象站资料统计,该区历年平均气温为21.7℃,历年最高气温为38.7℃,最低气温为-0.6℃;历年平均降雨量为2202.1mm,年最大降雨量为3089.6mm,年最小降雨量为1510.1mm。4月~9月为丰水期,10月~次年3月为枯水期。特大暴雨出现过3次,其中1982年5月12日出现过极值,最大日降雨量达640.6mm,山洪暴发,造成500年一遇的大洪涝。拟建古栈道地处峡谷北岸,距江水面20m~45m。该峡谷为发电枢纽工程,枢纽设计洪水位为15.54m,栈道沿线设计路面标高15.90m~23.00m,洪水对其影响小。
地形地貌:古栈道边坡地处丘陵山区,呈东西向延伸,北高南低,地形起伏大,标高为15m~445m,相对高差约437m。自然坡度一般30°~50°,局部小于30°或为50°~70°。古栈道往山坡方向约15m内因修建防火通道,杂草全无,仅保留小树和老树,早期洪积形成的碎石层裸露于坡面。古栈道路堑边坡坡角达45°以上,山坡近顶部的岩质陡坎裸露,局部见小型崩塌。
地层岩性:项目区目出露地层主要有K0+412以东路段的泥盆系老虎头组细砂岩,K0+412以西路段的泥盆系春湾组粉砂岩。
地质构造:本区的断裂主要有北东向断裂组,倾角40°~80°,项目区起主要作用为断裂F1,从栈道K1+065m处通过,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为主,倾角75°,长5km,宽10m~15m,发育于泥盆纪地层中,为一碎裂岩带,地貌显示为断续分布的陡崖。沿线山坡上部大部分岩石裸露,岩石节理发育,产状变化大。
水文地质条件:项目区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层状岩类裂隙水两大类。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冲积层细砂中,层厚0.50m~2.10m,埋藏浅,民井单位涌水量0.04L/s?m~0.24L/s?m,富水性贫乏。崩积层基本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但雨后短时间内易形成地下水径流,对碎石间细粒充填物有强烈的冲刷作用。层状岩类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古栈道下伏基岩泥盆系细砂岩中,厚度0.50m~2.00m,平均0.58m,钻探岩芯破碎呈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但以闭合裂隙为主,富水性差。
工程地质条件:项目区岩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坡积层(Q4dl)、洪积层(崩积层Q4col)、冲积层(Q4al)、残积层(Q4el)和下伏强风化岩、中风化岩基岩,为泥盆系细砂岩夹粉砂岩(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其中,洪积层(崩积层(Q4col))物质组成为碎石土,多呈棱角、次棱角状,磨圆度差。碎石含量一般为40%~60%。粒径多为5cm~12cm,碎石间充填物质为粉质黏土和细小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