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城市格局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泊梁山城市格局的研究

水泊梁山城市格局的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解读梁山空间格局演变,从水、山、城三个方面对梁山城市格局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梁山县城“山水孤立、山城间隔、水城相依”的城市格局特征。   关键词:水泊梁山;城市格局;山-水-城   Abstract:This article studied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iangshan City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research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ity from three aspects of river, hill and city, then, summarized urban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ity.   Keywords:Liangshan city;urban pattern;river-hill-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045-03   1 引言   水泊梁山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因《水浒传》一书而驰名中外。如今,历史硝烟褪尽,八百里水泊风光不再,褪去神秘色彩的梁山进入21世纪后,在现代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缺乏其应有的城市特色,城市历史风貌荡然无存。八百里水泊梁山的重塑,不仅是梁山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水浒文化故地保护与发展的现实期望,是梁山县城市建设中不可回避的议题。要想营造富有水浒文化特色的梁山山水城市风貌,必须对梁山城市形态发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2 城市概况   梁山县位于济宁市、泰安市、菏泽市和河南省濮阳市交界处,地处京九经济带鲁西南与省内其它地区联系的交通要冲。县域地质构造单元属华北地台鲁中南台隆,地貌类型主要分高地、坡地、洼地三种类型,有梁山、凤凰山、龟山、小安山、独山、土山6座残丘,其余地带多为历史上的黄泛平原。   梁山东北临东平湖,西北黄河从境内穿过,南北贯穿梁济运河,众多河流流经于此,水资源比较丰富。黄河、东平湖、梁济运河也是历史上对城市发展变迁影响最大的要素,直接导致现在城市格局的形成。      图1-湖泊历史演变   3 空间格局演变历程   梁山因汉文帝之子梁孝王在此围猎,死后葬于山麓,故名梁山,梁山县因山得名。   “梁山泊”最早见于《资治通鉴》: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4年)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宋史》九十一卷记载“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黄河又从滑州决口,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历澶、濮、曹、郓、注梁山泊。”这些说明梁山泊的形成,是从五代石晋开运初至北宋,因黄河多次决口,河水汇集与梁山东南的张泽泊(后称南旺湖)连成一片,形成了以梁山泊为中心的巨泺,统称为梁山泊,在北宋晚期水域面积最大。宋代邵博《闻见从录》卷三十也提到了“梁山泊八百里”。史料证明梁山“八百里水泊”的真实存在,然而在今天的梁山县周围,辽阔的水域已荡然无存,仅在梁山县东北的东平县留有遗存水域东平湖(见图1)。   据考证,古代梁山县最早成湖的是巨野泽,后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巨野泽日益淤积,水域向北移至安山鱼山一带,逐渐形成了宋代的梁山泊(亦称梁山泺)。以后梁山泊不断受黄河决口洪水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逐渐缩小,演变成安山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和马场湖。元代,运河从安山湖中穿过,使得这片湿地中有了一条可以行船的深沟,水流汇合到运河中流往他处,安山湖不断缩小形成现在的东平湖。东平湖连同其他四湖统称为“北五湖”,东平湖也是“北五湖”中唯一一个常年有水的湖泊。   因此,黄河溃堤、形成水域,黄河泥沙淤积、产生大量洼地,运河开凿、梳理湿地,最终形成如今梁山的水陆格局。      图2-县域水系分布      图3-城区山体分布   表1-县域主要河流一览      4 城市空间格局现状   4.1水系格局   梁山县域境内河网纵横,主要河流有黄河、梁济运河、宋金河、郓城新河、琉璃河、龟山河、流畅河、湖东排水河等(见表1、图2)。   梁济运河是梁山县主要河流,其支流众多,县域内流域面积50km2以上的主要支流就有郓城新河、琉璃河、龟山河、金码河、宋金河、湖东排水河等,以梁济运河为中心形成“羽毛状”的水系网。但由于河道保护欠佳,河道淤塞严重,导致河面较窄,河道生态景观较差。   4.2山体风貌   梁山县域境内有梁山、凤山、龟山、小安山、独山、土山6座残丘(见表2、图3),面积共5.1km2,集中分布于县城内。残丘为第四系黄河冲积物掩埋后残留下的孤山,其特征由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