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溢洪道工程的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电站溢洪道工程的设计

水电站溢洪道工程的设计   摘要:溢洪道是水电站泄洪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及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电站的质量安全。为此,笔者结合工程应用实例,通过介绍溢洪道的布设情况,重点围绕轴线选择、结构型式、水力计算和挡土墙结构计算等方面探讨了水电站溢洪道工程的设计工作,以供类似研究参考。   关键词:水电站;溢洪道工程;结构设计;挡土墙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溢洪道作为水利工程常见的构筑物,是水电站泄水建筑物的重要部分。当水库里水位超过安全限度时,溢洪道能够在工程项目中发挥出排除水库存超蓄洪水的作用,确保水库在汛期泄洪期间处于安全状态。但目前我国一些水电站的溢洪道设计质量不尽人意,容易导致侧墙混凝土脱落、伸缩缝开裂和底板破碎等质量问题的出行,严重影响到水电站正常功能的发挥及质量安全,甚至会造成不可换回的损失。因此,水电站管理人员应重视溢洪道工程的设计环节的工作,提高整体设计质量,从而确保水电站的质量安全。   1 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引水系统和发电厂组成。   拦河坝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轴线呈折线型,在桩号0+154处呈38°折角,坝长366m。   开敞式溢洪道布置在拦河坝左岸大坝桩号0+078处,轴线与坝轴线呈正交,由进口段、控制段、陡槽段和消能段组成,沿轴线总长84.33m,采用驼峰堰,溢洪道分2孔,每孔净宽8m,弧形钢闸门,挑流消能,基础座落于弱风化上限。   引水系统由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和压力管道四部分组成,进水口布置在右坝头上游220m处。   2 溢洪道布设   水电站溢洪道采用开敞式,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水流平顺、施工方便、工程量小。溢洪道的位置,应根据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来选定,并注意以下4个方面:   1)要尽量利用天然的有利地形条件,如分水鞍(或山坳)。这样,就可以节省开挖土石方量,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   2)在地质条件上要求溢洪道两岸山坡比较稳定,防止泄洪时发生滑塌等事故。溢洪道位置最好选择在岩石和红胶土上,以耐冲刷,降低工程造价。如果做在土基上,应选择坚实的地基;使溢洪道全部坐落在挖方的地基上,还必须用浆砌石或混凝土衬砌,防止泄洪时对土基的冲刷。   3)在平面布置时,溢洪道尽量做到直线布置,力求泄洪时水流顺畅。溢洪道出口离坝端应≥10m,出口应离下游坝脚20m以上。如果由于地形限制,可将进口引水渠采用圆弧形曲线布置,并在弯道凹案做好护砌工程,而其他部分应尽量做到直线布置。   4)溢洪道布置尽可能不和泄水洞放在同一侧,以免互相造成水流干扰和影响卧管安全。   3 溢洪道设计   3.1 溢洪道的轴线选择   避免大挖方形成高边坡,且与下游河道衔接顺畅,溢洪道轴线选在左岸桩号为0+078处。3.2 溢洪道布置及结构型式   本工程泄水建筑物为开敞式河岸溢洪道,有闸控制。溢洪道布置在左岸大坝桩号0+078处,由进口引水渠、闸室段、泄槽段及挑流鼻坎等组成,沿轴线总长84.33m。   进口引水渠长16m,渠底顶高程270.00m,渠底采用厚度0.5m的钢筋混凝土。导流墙为对称圆弧型,转弯半径8.00m,圆心角为90°,进口宽度34.00m。导流墙采用半重力式挡土墙,墙顶高程279.75m。   控制段长12.00m,堰体为驼峰堰,堰顶高程272.0m。泄流净宽为16.0m,边墩、中墩底宽均为2.0m。控制段设置检修门、弧形工作闸门各一道,墩顶高程279.75m,上部设4.0m宽交通桥。堰体底板平均厚度为3.5m,上下游均设齿墙。   泄槽段总长度40.0m,每10m设一伸缩缝,纵坡1:10,底高程由267.00m降至266.00m。边墙为衡重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卸荷台以上回填碎石风化料。槽底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0.50m。   底板上下游均设置齿墙,底板下设锚筋与基础岩石锚固,锚筋间距1.5m,长度2.0m,直径20mm,Ⅱ级钢筋。在边墙、底板的纵横缝内设紫铜片止水。   溢洪道采用挑流消能形式,挑流段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长16.0m,净宽16.0m,反弧半径28.0m,挑流鼻坎顶高程269.02m,挑角27°,挑坎末端设齿墙,齿墙底高程为257.02m。边墙为衡重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卸荷台以上回填碎石风化料。   溢洪道两侧山体按稳定边坡开挖,全风化花岗岩1:1.75,强风化花岗岩1:0.75,弱风化花岗岩1:0.5,微风化花岗岩1:0.3,新鲜岩石1:0.1。   考虑生态流量要求,在溢洪道基础(死水位以下)预埋φ50钢管,进口由蝶阀控制。   3.3 溢洪道水力计算   溢洪道按50a一遇洪水设计,1000a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位27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