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旱轮作好的模式早春地膜花生―单季晚稻
水旱轮作好的模式早春地膜花生―单季晚稻
云南省麻栗坡县八布乡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与越南河江省官坝县接壤。海拔480~1186米,年平均气温18~21.5℃,属于典型的河谷亚热带气候。农民人均耕地1.1亩(其中稻田0.33亩)。70%的稻田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保水田块传统的栽培方式以种双季稻为主,年亩产稻谷750~800千克(其中:早稻单产450~500千克,晚稻单产300千克),亩纯收入仅1000元左右,农民增收十分困难。近年来,该乡农技部门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改革耕作制度,改“双季稻种植”为“早春地膜花生―单季晚稻”轮作栽培。2009年在江东村实施该模式示范样板100亩,经组织实测验收,平均亩产春花生鲜果518.4千克,单季晚稻596千克,按市价鲜花生每千克3元、稻谷每千克2元计算,合计亩产值2747.2元,扣除生产投入成本650元(春花生400元/亩,晚稻250元/亩),亩纯收入2029元,比种植双季稻增收1029元。到2010年,全乡累计示范推广1000余亩,增收102.9万元。
一、水旱轮作的优势
1. 经济效益好。花生与水稻轮作,一般亩产鲜食花生500~600千克(最低310千克,最高800千克),产值1500~1800元;产稻谷600千克,产值1200元,合计亩产值达2700~3000元,扣除生产投入成本650元/亩,亩纯收入达2050~2350元,比种植双季稻增收1150~1350元,增收1倍以上。
2. 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花生和水稻轮作,由于需肥特点的不同,通过轮作换茬,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有利于作物生长。花生属豆科作物,长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可增加土壤氮素;而从土壤中吸收的磷、钾、钙却较多;水稻是禾本科作物,对氮、硅元素吸收较多,对磷、钾吸收相对较少:因此,轮作能均衡利用土壤营养元素。同时,花生从空气中固定的氮素还能遗留一部分到土壤中,供下茬水稻利用;花生的残根落叶及茎叶回田,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此外,双季稻长期连作,易造成土壤板结,孔隙度小,渗透性差;而花生和水稻轮作,由于作物生活环境和栽培条件的改变,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能改善土壤透气性。
3. 减少病虫和杂草为害,降低生产成本。水稻和花生轮作,由于换种了不同科属的作物,使为害作物的害虫失去适宜的生活条件,病原菌失去寄主,杂草没有共生的环境,病虫和杂草数量大大减少。同时,既减少了连作土壤中还原物质的积累,消除土壤中有毒物质,促进微生物繁殖,又可延缓或减轻豆科花生因连作导致花生茎腐病、枯萎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和水稻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茬口安排
花生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下旬播种,5月下旬至6中旬开始采收,6月底采收结束;晚稻于5月底至6月上旬育秧,6月底至7月上旬移栽,10上旬收割。
三、关键栽培技术
1. 早春地膜花生栽培技术。
①精细整地,规范开垧,施足基肥。花生喜温好气,主根发达,种植地块宜选择在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的砂壤土田块,在前作收获后及时翻耕25~30厘米深,播种前再耖耙1次,犁耖后每亩施充分腐熟细碎有机肥1000千克、钙镁磷肥50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硫酸钾5~10千克,或复混肥50千克,外加硼肥1千克。化肥与农家肥充分拌匀后,均匀撒于土面,再进行来回多次耙细,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达到土壤细碎无坷垃、土面平整、上松下实的程度。然后,按2米开厢,厢面宽1.7米,沟间走道宽0.3米,沟深0.15~0.2米。
②选择良种,搞好种子处理。我县经作站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适宜于我县种植的花生品种有本地品种勾鼻仁和从砚山引进的二粒红品种等。播种前5~10天应晒种2~3天,剥壳后要精选种子,选择色泽新鲜、粒大饱满、无霉变伤残的籽粒做种;并用钼酸铵拌种,每亩用钼酸铵15克,先用少量热水溶解,再用冷水稀释到3%的浓度后拌种,稍晾干即可播种,增产率可达24%。
③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覆盖地膜。八布海拔6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地区,一般立春节令后气温稳定在15℃,基本能够满足花生生长对温度的要求,播期安排在1月下旬至2月初。每厢种植8行,行距20厘米,株距20厘米,即亩栽1.334万穴,每穴播种1~2粒,亩用种量为花生粒15千克。最好采用带壳播种,可省工、出苗整齐,并能抵制不良气候的影响,但需要用冷水浸种4~5小时。播种覆土后,用宽200厘米、厚0.005毫米的地膜覆盖,膜四周铲土压实,以确保增温保湿效果。
④加强田间管理。A.及时破膜放苗。播种后10天左右,也就是幼苗出土后,由黄变绿时即需破膜,放出幼苗。破口以5~6厘米宽为宜,并要用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