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厂污泥水处理及生物添加强化脱氮中试研究-市政工程专业论文.docx

城市污水厂污泥水处理及生物添加强化脱氮中试研究-市政工程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污水厂污泥水处理及生物添加强化脱氮中试研究-市政工程专业论文

城市污水厂污泥水处理及生物添加强化脱氮中试研究 专 业:市政工程 博 士 生:万 琼 指导教师:彭党聪 教授 摘 要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水(简称污泥水)具有氨氮浓度高、 碳氮比低的特点,虽然其水量仅占进水量的 1%~3%,但氮负荷却高达进水的 15%~25%。现有的处理方式为将该废水回流至进水井进行循环处理,由此造成污 水处理系统的实际氮负荷高于设计负荷,出水水质不达标。本研究探讨对污泥水 进行单独处理,同时富集硝化菌,并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生物添加,从而达到既 处理污泥水又增强污水处理系统硝化能力的双重目的的可行性。进行了污水处理 系统(主流)的无接种快速启动和运行研究,污泥水处理系统(侧流)的接种启 动和运行的研究,利用侧流系统富集的硝化菌对主流系统进行生物添加强化硝化 技术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的自培养启动与进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密切 相关。通过微生物计数统计,经初沉池处理后的污水中所含细菌总量仅占原水细 菌总数8.8%,原水中有91.2%的细菌在初沉池随悬浮物的沉淀而去除。利用未经初 沉池处理的原水进行自培养启动试验,经11d后反应器内可形成良好的活性污泥, MLSS可达到2000mg/L以上,出水COD达到50mg/L以下,15d后出水氨氮和亚硝酸 盐氮浓度低于检测限,硝酸盐氮浓度稳定在25mg/L以上,完成硝化菌培养。 (2)通过接种初沉污泥进行活性污泥系统的启动,运行9d后,出水中COD浓 度低于 50mg/L ,出水中氨氮浓度低于 1mg/L 。初沉污泥中的细菌总数可高达 1.70×1010cells/mL,可以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快速启动的接种污泥。此外,当处理 系统活性污泥流失时,可利用初沉污泥随时进行接种,便于活性污泥系统的日常 维护和稳定运行。 (3)采用假连续流O/A工艺可对污泥水(侧流)进行高效处理,同时富集硝 化菌。控制系统的SRT为15d,HRT为32h,经过64d的运行后达到稳定。在稳定状 态下,进水氨氮负荷平均达到0.484kgNH4+-N/(m3?d),出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 稳定在 5mg/L 以下,污泥中 AOB (氨氧化菌)总数(以 Nitrsomonas europaea/Nitrosococcus mobilis 和 Nitrosospira 之和计)可达 108.82~108.86cell/mL , NOB总数(以Nitrobacter和Nitrospira之和计)可达108.58~108.63cell/mL,折算为处理 每升污泥水产生 35.2mg 的硝化菌。 AOB 的优势菌由接种时的氨氧化螺旋菌 (Nitrosospira)转变为氨氧化单胞菌(Nitrsomonas europaea/Nitrosococcus mobilis), NOB(亚硝酸盐氧化菌)未发现明显变化;污泥的最大比氨氧化速率(AUR) 为12.43 mgNH4+ - N / ( gMLSS·h),最大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NUR)为13.18mg NO2- - N / ( gMLSS·h)。 (4)A2/O 工艺(主流)中各区容积比是影响其脱氮除磷性能的重要因素。在 水力停留时间 10.1h 的条件下,当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容积比为 1:2:7.1 时, 出水中 COD、氨氮、总氮和磷酸盐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 16.98mg/L、0.81mg/L、 24.75mg/L 和 2.45mg/L,对 COD、氨氮、总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 91.4%、 97.8%、54.4%和 27%;当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容积比为 1:1.7:2.4 时,出水 中 COD、氨氮、总氮和磷酸盐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 28.92mg/L、5.95mg/L、21.97mg/L 和 0.41mg/L,对 COD、氨氮、总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 88.4%、84.4%、59.8% 和 85%;缩短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将导致硝化效果下降,从而使得污泥回流中 的硝酸盐浓度降低,减小了反硝化菌在厌氧区与聚磷菌对有限基质的竞争,同时, 由于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原水中颗粒态有机物的水解产生 VFA, 使聚磷菌进行充分释磷,达到提高系统除磷能力的目的;缺氧区水力停留时间的 延长,为反硝化菌提供了充足的反硝化时间,提高系统脱氮效果。 (5)利用侧流富集的硝化菌进行生物添加后,主流系统活性污泥的 AUR 和 NUR 分别由添加前的 2.61 mgNH4+-N/(gMLSS?h)和 2.38mgNO2--N/(gMLSS?h)提高 至添加后的 5.32 mgNH4+-N/(gMLSS?h)和 3.81mgNO2--N/(gMLSS?h),系统的氨氧化 和亚硝酸氧化能力均得到了增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