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的运用情感因素把握语文教学.docVIP

浅谈如何的运用情感因素把握语文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如何的运用情感因素把握语文教学

浅谈如何的运用情感因素把握语文教学   人本心理学者认为,教育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人们却往往过于强调认知功能,而忽视了情感因素。1966年,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首创的“暗示教学法”(又称“情境教学法”)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试验,获得了优于常规教学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反应,比如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热爱或厌恶,欣赏或遗憾等。研究人员发现: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 (如自尊、自信、喜悦)对学习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正面影响。相反,消极的情感(如焦虑、内向、胆怯)则会影响学生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因此,语文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应该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建立动态性教学课堂,使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发挥情感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语文。      一、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教学置身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设计,来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积极地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王升先生说得好:“不管目的指向什么,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学生来说,教学就是一种实在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从学生现实生活的角度去设计现时的教学,这样教学就会充满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活力。”①然而,从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不少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严格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很少甚至是不涉及教材以外的课程知识,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严重脱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被动”、“接受”和“封闭”的三大弊端,学生走进语文课堂,就等于走进了一个早已预设好的“符号世界”。结果是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慢慢地就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卢家楣在2001年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不善于运用情感的教师首先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不佳上。②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就立即生动活泼起来。教师在传授知识与分析训练能力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联系生活,联系实际,使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接轨,向学生展示丰富的生活内容,将语文教材内容与时代背景、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的心理等相结合,或结合名家名作,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捕捉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或提供时文精品,引导学生解剖生活现象,或结合语文教学,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或组织指导学生阅读报纸、杂志和收看电视,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接触了解社会。例如,央视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包罗万象,信息量大。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内容都是学生应该知道的。学生居教室一隅能洞晓国际、国内大事,看小小荧屏能览尽天下风物,在有限的时间里占领了无限的空间。在收看电视时,老师则应提出较为明确的要求,并能与学生同看,适时作一些恰当的点评,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电视内容。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在教学中注入现实生活的内容,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树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③的教学思想,不断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在语文教学中,立足于生活,将教学内容同生活事件、社会现状、学生的志趣、心理需求以及社会思潮等相联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李镇西认为:“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语文教育应该有两个指向:生活和心灵。”④要把语文教活,就应当与生活联系起来,深入学生的心灵。生活之树长青,生活就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这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二、建立动态性的教学课堂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五彩缤纷的世界。但是,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总是习惯将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中,人为地将这个世界割裂开来。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规定程序一样,是教材和教案的展开过程。教学过程也成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灌输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是有丰富个性和鲜活生命力的个体,忽视了知识是学生根据个体经验积极主动建构生成的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更让人担心的是教师往往是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往预先设计的轨道上牵引,而争鸣等在课堂进行中生成的动态信息往往被忽略,甚至被人为扼杀,从而导致学生个人认识的普遍僵化,缺乏起码的独立性和能动性,使学生成了现成知识的“容器”。这不仅影响了语文教学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