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晚南华世锰矿成矿的模式浅析.docVIP

渝东南晚南华世锰矿成矿的模式浅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渝东南晚南华世锰矿成矿的模式浅析

渝东南晚南华世锰矿成矿的模式浅析   摘要:锰矿是重庆市的优势矿产之一,主要分布在城口县、秀山县。本文通过地区锰矿典型矿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总结建立了“锰矿成矿模式”,并提成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锰矿;成矿模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TF521+.5 文献标识码:A      锰矿是重庆市的优势矿产之一,主要分布在城口县、秀山县。截至2009年,重庆市已查明锰矿区6个,锰矿资源储量7086万吨,占全国总量的4.7%,排在广西、湖南、贵州、云南、辽宁之后,居全国第6位。锰矿为秀山县支柱产业,目前,锰工业年产值约20亿元,锰及相关产品财政收入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60%,税收占70%,锰工业对全县经济影响举足轻重,锰工业乃秀山名符其实的第一经济支柱产业。   1 南锰矿成矿地质背景   1.1 区域底层   区域地层均为沉积岩,除石炭系、侏罗系、第三系缺失外,出露地层自元古界板溪群至第四系皆有分布,地层总厚度8300余米。其中泥盆系、白垩系及第四系发育不全。各地层岩性组合、接触关系见下表。   2.1 区域构造   秀山―酉阳一带属武陵山构造区,武陵山构造区属古扬子大陆台块(板块)内的一部分,在台(板)块内属南部被动大陆部分。区域性武陵运动总体抬升成陆。遭受较长时间剥蚀而缺失青白口系下统,继下降沉积板溪群;之后,又遭受普宁运动(760Ma)抬升成陆,接受剥蚀,而缺失南华系下统沉积。至此,武陵山地区长时间露出海面,大规模升降活动、岩浆活动、区域变质作用结束。自千子门冰水沉积之后,武陵地区进入空前的稳定沉积地区。此时,扬子台(板)块自南半球较高的纬度区,运移到赤道附近低纬度区,接受大塘坡组底部铁锰矿沉积。   重庆市秀山大塘坡式锰矿分布区地处扬子陆块(Ⅰ)上扬子古陆块(Ⅱ)扬子陆块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Ⅲ)秀山穹褶带(Ⅳ)。秀山地区属新华夏系构造,全区构造线呈北北东向或北东向展布,褶皱、断裂普遍较发育。区域褶皱,由北西向南东依次主要有鸡公岭背斜、平阳盖向斜、秀山复式背斜及三块土向斜。断裂构造与褶皱轴平行或呈锐角相交的高角度正断层或枢纽断层为主,自北西向南东主要有楠木庄枢纽断层、岑龙正断层、三阳枢纽断层、新华枢纽断层及平头司逆断层。秀山锰矿主要分布在鸡公岭背斜及秀山复式背斜的次级褶皱地层中。   2 重要典型矿床的特征   秀山锰矿形成时间为晚南华世大塘坡期,即大塘坡沉积型锰矿。通过近五十年的勘查工作,查明中小型矿床十余处,工作程度多数为预查、普查,仅有秀山小茶园、笔架山锰矿达到详查工作,现选择具有矿床式代表性的秀山小茶园锰矿作为典型矿床予以解剖。   秀山小茶园锰矿床:   矿区位于桐麻岭背斜南东翼,矿区范围属于单斜岩层,岩层产状110°∠10~15°,地质构造简单。   含锰岩系为南华系大塘坡组第一段黑色炭质页岩,锰矿体厚度一般3~5m,最厚达8.53m。呈透镜状、饼状、似层状多层群体产出,多者可达5层,一般主矿体为1~3层,并多分布于近底板3~4m之内。单矿层厚0.19~2.67m,走向长5~57m,一般5~15m,其间夹矸厚0.2~2.18m。矿体空间排列组合有互相重叠、首尾相接、斜列状、豆荚状、尖灭再现等,矿体压缩厚度0.73~5.25m。含矿层地表出露长度2250~5000m,倾斜延伸可达1700m。   矿石的矿物组分: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锰矿,少量锰方解石;脉石矿物主要为水云母、有机质,次为方解石、绿泥石、黄铁矿、陆源石英、长石、方解石、硅质岩、凝灰岩屑、晶屑等。   原生碳酸锰矿石的结构主要有显微集晶结构、显微粒状结构,次为隐晶结构、粉砂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等。   矿石化学组分:Mn12.38~20.53%、TFe2.42~5.85%、P0.14~0.32%,矿石为高磷碳酸锰贫矿石。   通过详查工作,探获C+D级锰矿储量977.48万吨。   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沉积碳酸锰矿,于大塘坡早期滨海半局限浅水盆地环境形成,锰矿物质来源主要与海底火山和古陆有关。   3 秀山晚南华世大塘坡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3.1 沉积微相的划分及分布   本区大塘坡期含锰岩系与毗邻的湘、黔地区一样,是一套间冰期的海相沉积产物。根据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反映为一个滨海半局限浅水盆地亚相环境。   3.2 古地理格局   晚南华世初期,本区处于冰海边缘,接受冰川带来之冰水沉积物,生成偶含海绿石的含砾岩屑砂岩。继后,气候渐趋温暖,冰川消融,致使海平面逐渐升高,海水由东、南东方向向西或北西推进。在大塘坡期之初,古海岸线蜿蜒曲折,分布在沿江、德江、瓮安、福泉一线,其西是扬子古陆,以东为湘黔桂海。   在此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和北东向古构造控制下,本区生成一系列北东或北东东向的水下隆起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