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docVIP

漳州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漳州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漳州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摘 要:该文在调查近年来漳州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漳州市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30-02   林下经济是指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资源,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相结合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1]。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各级政府推进生态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务院、福建省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扶持林下经济的发展。漳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市林地面积862 667hm2,有林地面积800 667hm2,森林覆盖率63.58%,林下经济零星发展历史悠久,但规模发展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巨大。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林下经济,可使森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更完美的体现,若盲目发展则可能给森林资源、林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2]。本文在介绍漳州市近年来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漳州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1.1 林下经济模式 漳州林下经济有林花、林药、林苗、林禽、林畜、林渔、林蜂以及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旅游等模式[3],主要类型有以下4种:   1.1.1 林下种植 主要有在林下套种金线莲、金银花、虎尾轮、巴戟天、铁皮石斛、砂仁等药用植物,为了充分利用漳州市果树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仿野生铁皮石斛、金线莲等林药模式;在疏林地、茶园、果园中间种、套种降香黄檀、罗汉松、沉香、红豆杉、火力楠等珍贵优良树种培育绿化用苗等林苗模式;在林下种植菊花、樱花等花卉,形成景观效应,吸引游客旅游观赏的林花模式;在林下搭建大棚,种植蘑菇、竹荪、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类的林菌模式。   1.1.2 林下养殖 主要有在林下圈养或散养禽类,如土鸡、鸭、鹅等的林禽模式;林畜模式,在林下放养或圈养家畜,如牛、羊等的林畜模式;利用果树和森林花蜜资源放养蜜蜂的林蜂模式。   1.1.3 林下产品采集加工 主要有以各种竹笋、经济林果实为原料等进行加工的森林食品等。   1.1.4 森林景观利用 利用林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开发森林旅游,如森林公园、森林人家、林业观光园区等。   1.2 林下经济分布 漳州现有商品林563 634hm2,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台地等;省级以上生态林298 667hm2,主要分布在沿海海岸线、江河两边及源头、重要水源地、中山地带,部分临近村庄的丘陵、台地茶果园被划为生态林。目前,林下经济分布在全市各类林地,有山、有森林的地方就有林下经济或具有发展林下经济的潜力。   2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1 有鼓励政策,但无具体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 近几年,各级政府相继出台鼓励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但未见就如何科学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拟出具体指导意见,这将导致林农对科学发展林下经济认识不清,容易产生偏离方向、风险估计不足、降低森林生态效益等问题。例如,金线莲是很好的护肝降火中药材,原生于天然阔叶林下枯枝落叶层中,因繁殖慢、数量少、纯天然生长而显珍贵,林业科技人员通过科技攻关成功克隆,解决了种苗数量少的问题,如果严格按金线莲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仿生栽培,即可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却走向了克隆育苗、大棚栽培甚至是瓶苗栽培的模式,栽培技术的偏离导致产量猛升、药用价值下降,食品安全遭质疑,价格连续走低。又如,铁皮石斛原生于云贵等地的高山之上,近年刚兴起的利用各种树木树干种植热,不分品种,有苗则种,大棚栽培,存在潜在风险。因此,发展林下经济有必要在发展之初就拟出科学发展规划或意见,使之一开始发展就走向正轨,以免出现“发展、整顿、消亡”的困局。   2.2 过度规模经营,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扶持林下经济偏向于模仿工业的做法,集中资金重点扶持,搞大项目规模化,但是林业不同于工业,群众的参与程度事关成败,国外的“社区林业”就是要求群众广泛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分山到户,调动千家万户的经营森林积极性,在分山到户的特定环境下规模发展林下经济难度大、矛盾隐患多,若没有广大农民参与、忽视千家万户利益的林业项目,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借鉴漳州市在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珍贵树种基地时走“各县建立示范片、政府适当补助、千家万户参与”的经验分级建立示范片,鼓励千家万户自愿发展,更有利于林下经济健康发展。   2.3 缺乏科学技术支撑 林下经济是一项新兴的产业,涉及种植、林产品加工、旅游等方面的技术知识,而林业部门长期以来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造林、采伐技术、森林三大效益,鲜见林下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