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广告的起源和发展 广告发展特征 古代巴比伦、埃及广告 起源 奴隶社会,出现货物交换,广告应时而生。 公元前3000-2000年,古巴比伦已经有了楔形文字。 迄今发现并保存下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广告,是现存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写在 莎草纸上,属于埃及尼罗河畔,古城底比斯的发现物。 内容是奴隶主悬赏缉拿逃奴的广告,是“手抄式”的广告传单 4000年前,古埃及方尖碑上的象形文字,可以说是早期的户外广告。 1799年8月 发现公元前196年的古埃及石碑,Rosetta(劳塞塔) stone. 古希腊、古罗马的广告 1.口头广告 我国最早出现的广告之一,是适应那时物物交换的需要而出现的。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和进行交易 《楚辞·天问》:“师望在肆……鼓刀扬声……” 韩非子“矛盾”的故事 叫卖、吆喝是典型的口头广告。 叫卖广告 交换、推销商品的最原始的广告形式之一。 这种广告形式在古代文明中,都是比较普遍使用的。 实物广告与口头广告同时出现,互为表里,密切相联。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成书于战国时期/《晏子春秋》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也是我国古老的广告形式之一。 最初,是加刻铭文、年号,表示所有权或为纪念、装饰。 商业性的标记广告逐渐出现 西周/东周墓葬出土的文物 商周青铜器铭文广告 东周铜兵铭文 殷墟甲骨卜辞 《楚辞·天问》:“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 《楚辞·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记述约公元前1107年—1057年姜太公(即师望、吕望)未发迹前,卖肉于朝歌市肆,鼓刀叫卖,吸引文王注意、巧妙自荐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音响广告记载,姜太公亦堪称中国音响广告“祖师”。 太公鼓刀 由于二者经商方式不同,传达商品信息的方式也不一样,于是又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广告形式。 (1)行商与音响广告 (2)坐贾与招牌、幌子 (1)行商与音响广告 商以走街串巷、贩运叫卖为主,“音响广告”应运而生。 西周时代,音响广告产生 《诗经诗经》/《周颂·有瞽》中有“箫管备举”的诗句。汉代郑玄笺注说:“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麦芽糖)者所也。” 行商采用摇、打、划、吹等形式: “小铜锣”、“巴郎鼓”“油梆子”、“铁滑链等。” 贾是有固定营业场所的坐商,他们常用的广告形式是招牌和幌子。 招牌最初是一种无字的布帘,以后帘上提写了店铺名号。木牌代替布帘,多指店铺名称和字号,也称店标。 幌子原指布幔,扩展到多种可吊挂实物样式。 主要表示经营商品类别,不同的服务项目,可称行业标。 旗帜广告 幌子,又称望子,是旧时商店的重要标志。旧京人士多有目不识丁者,因而以幌子为直观的广告,来说明店内经营的品种。 在清明上河图约127厘米处有行驶于汴河上的漕运船只,泊于码头,脚夫装卸东南之货,旁边有一小酒馆,凉棚前斜插一竹竿悬彩旗,棚柱上挂酒幌一只。 一、经济概况 春秋时期,我国社会发生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的转变。 封建制度开始确立。 奴隶起义,摧毁了旧有的奴隶主占有制度 新兴封建统治者开始对土地、税收等政策进行改革 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等一系列措施 汉代文景之治实施长达60多年的“休养生息”的政策,汉代以后,交通运输的发展,都市繁荣,促进商品交流。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东汉末年,出现了政治上分裂,军事混战,经济倒退。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城市恢复生机。 史书/隋炀帝时期 二、商业广告的发展 战国至隋年间,广告发展缓慢。 广告形式不多,方法技巧上有不少改进。 战国末年韩非子在《外储说右上》:“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证明了当时已经出现了悬帜广告。 战国末年韩非子 2. 悬物广告 3.商品命名广告 汉代以后,手工业发达,商品种类繁多,市场上出现竞争。 为了给顾客牢固的印象,便于了解和购买,从而形成了商品命名广告。 4.广泛流传的“买卖”故事 秦汉以后,商人们更懂得“生意经” 利用广告技巧和心理效果,诱发购买欲望。 名人做广告“马价十倍” /《战国策·燕二》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与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及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三、社会广告的发展 社会广告也有所增加 登泰山刻石铭志 求仙士发布告 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立木为信 2.旗帜广告的发展 酒旗也称酒帘、青帘,周围呈锯齿状的长条旗子。 酒旗初用青白二色的布制作,后来发展到五彩酒旗绣上图案或店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