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级配碳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冲蚀性能的研究
级配碳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冲蚀性能的研究
摘 要:该文主要研究了碳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分析了颗粒级配搭配对于复合材料耐冲蚀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讨论了冲蚀磨损机理以及偶联剂对于复合材料体系的作用。为了获得最优的耐冲蚀性能,利用田口法设计了实验,对级配颗粒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级配颗粒搭配具有增加硬质点、提高密度、降低磨损率的作用,当级配体系为70%550μm、30%110μm时,试验固相含量高。耐冲蚀效果较好。
关键词:复合材料 级配结构 冲蚀磨损 耐冲击材料
中图分类号:TT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069-02
根据以往对冲蚀磨损的研究,对于耐冲击材料来说,增大表面的粗糙度,增加材料的硬质点,对于发生弹性碰撞比例非常重要。另外,在对于靶材冲击时,会发生颗粒的斜冲击碰撞,这会造成微切削和微犁耕磨损,为了防止这种磨损,加入基体硬质颗粒可以阻止斜冲击碰撞所带来的损耗,并且由于硬质颗粒作用,斜冲击粒子所带来的能量将平行与表面进行转移。斜冲击粒子在撞击过后,撞击动能将平行于试样表面进行能量转移,减少对试样的磨损。因此增加材料的硬质点,提高材料的固含量可以有效地降低磨损率。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该文通过加入级配的SiC颗粒,旨在提高固相含量,增加其硬质点,并且着重研究了级配粒子搭配对抗冲蚀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粒子抗冲蚀性的作用,同时也研究了不同偶联剂、偶联剂含量对于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
1 实验方案
1.1 试样的制备
将预处理后的SiC颗粒或SiC(长兴纳华碳化硅材料有限公司)级配颗粒与环氧树脂体系(htc9017∶htc130=3∶1,苏州圣杰)混合均匀,抽真空,于50 ℃下真空搅拌,除气泡。将浆料倒入到10 mm×10 mm×50 mm模具当中,分别以80 ℃两个小时,100 ℃一个小时,120 ℃一个小时,160 ℃后固化两个小时。
1.2 测试方法性能表征方法
(1)扫描电子显微镜(Quanta-200,FEI)。
(2)冲蚀磨损试验机。
冲蚀实验采取冲蚀浆料为质量分数80%的SiC砂浆,浆液pH值为7~8,温度25 °C,试验周期为24 h,每隔2 h停机称量一次质量。冲蚀磨损相对含量为:
(1)
2 结果与讨论
2.1 级配设计
级配骨架的设计:
为了获得最大密度,我们借鉴了堆积理论,等径球按密排方式进行排列,其堆积率为74%,空隙率为24%;在此基础上,为了填入一级颗粒的缝隙,引入二级颗粒,由“贝雷法”可知其直径约为一级颗粒的22%,填入后,堆积率变为81%,空隙率为19%;当三级颗粒引入体系后,体系的堆积率将进一步增大。
CAVF法(粗集料孔隙填充法)是一套设计骨架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在CAVF法中,细集料体积、矿粉体积与粘合剂体积用来填满主骨架的间隙。依据这个原理,在此基础上针对于本实验特点,对原有公式进行修改,得式(2)。
其中 (2)
q1、q2、q3、qe分别为一、二、三级颗粒的质量分数,ρ2ρ3为一、二、三级颗粒的表观密度,ρe为环氧树脂密度ρd为紧装密度,VCA为一级颗粒的孔隙率。
依据前有研究关于颗粒大小对冲蚀性的影响,我们选取主要骨架颗粒大小为550μm,依据填充理论,选取二、三级颗粒大小分别为150μm、40μm,测得一、二、三级表观密度分别为2.35g/cm-3、2.83g/cm-3、2.96g/cm-3,一级颗粒的紧装堆积密度为1.74g/cm-3,孔隙率VCA计算得23.5%。
在混凝土结构中,矿粉的质量一般为6%,借鉴于此,我们选定q3为6%;根据复合材料需要,环氧树脂为8%。依据式(2)求得剩下两级颗粒的百分含量为q1=79.9%、q2=10.1%。
不同实验条件下,级配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对于上文设计的级配复合材料,我们设计正交实验,在不同条件下,级配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其中冲蚀速度选为400,600,800 r/min,砂浆浓度选为75%,85%,95%,磨粒直径为300μm,550μm,800μm,砂浆pH调节为3,7,11。
我们利用Minitab软件对不同充实条件下的磨损量进行分析,如图1,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冲蚀条件下,具有骨架结构的试样耐冲蚀性都比单一颗粒的试样好。
2.2 冲蚀理论分析与微观结构讨论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冲蚀磨损量与冲蚀时间是有一定关系的。如图2所示,脆性的环氧树脂在复合体系当中存在潜伏期。从图中可知,冲击磨损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潜伏期,靶材的质量首先会增加,这是因为最初冲击的有些颗粒会陷入到材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