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学前儿童的想象课件.ppt
幻想属于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根据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可以把幻想分为两类:(1)理想。(2)空想。 理想 空想 三、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期是想象最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 想象与感知、记忆等认知活动密切相关。 想象与感知 密不可分 想象与记忆 密不可分 想象与思维 关系密切 (二)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 想象往往能 引发情绪 情绪影响 想象 儿童的情绪情感常常是由于想象而引发的。 大量事实说明,幼儿的想象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 打针时,一位幼儿一边卷衣袖,一边大声宣称:“我是解放军!我不怕打针!” 这是由想象带来的“自居”作用,以减轻恐惧和焦虑感。 案例6-1 (三)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 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即便是学习,也往往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想象在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突出地表现在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如果没有想象,也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 (四)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 想象是学前儿童学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而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掌握新知识。例如,幼儿听故事时,想象随着故事的进程而开展。一幕幕的表象如同电影在头脑中活跃起来。想象活动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沉迷于故事情节。 PART 06 学前儿童的想象 第一节 想象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与培养 一、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 (一)想象发生的年龄 想象的发生既和儿童大脑皮质的成熟有关,也和儿童表象的发生、表象数量的积累以及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有关。 1.5~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 分析以下案例,总结幼儿想象萌芽时的特点。 ①一位1岁8个月的儿童,左手抱着布娃娃,右手拿起一片塑料雪花片往娃娃嘴里放,同时发出“嗯啊——嗯啊”的咀嚼声。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②一个2岁左右的儿童正在吃饼干。忽然,他停止咀嚼,对着手中被他咬了一块的圆饼干看了片刻,然后把它高高举起来,并高兴地喊着:“妈妈!看!月亮!” 案例6-2 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具体表现如下: 01 OPTION 02 OPTION 03 OPTION 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2岁婴儿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的表现。 简单的相似联想 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情节的组合 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但是,没有更多的想象情节,没有或很少把已有经验的情节成分重新组合。 二、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的发展,一般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三、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在幼儿的想象活动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 (一)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无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是无意想象,主要表现为: 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分析以下案例,总结幼儿无意想象发展的特点。 ①一位幼儿抱着娃娃的时候,看到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的游戏;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 ②在区域游戏中,一位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用纸“包糖果”,他就跑去当“糖果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糖果”。 ③某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象雨伞吗?”他立刻说:“这是大炮。” 案例6-3 ④一位幼儿常常给小朋友讲故事,乍看起来有声有色,既有动作,又有表情,但细听起来却发现毫无中心,没有说出任何一件事情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可是,讲故事的儿童津津乐道,听故事的儿童也津津有味。这种活动经常可以持续半个小时以上。 ⑤一位幼儿画了一只小兔子,要求老师来看,老师让他等一会儿,幼儿不高兴地说:“那小兔子会跑掉的。”等到老师走过来时,小兔子果真不见了。幼儿说:“它跑到树林里去了。” 案例6-3 (二)学前儿童有意想象的发展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中班以后,幼儿的想象开始表现出一定的有意性和目的性。如通过老师对故事前半部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热力管网直埋管道施工方案.doc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自然资源》单元试卷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单元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A(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pdf VIP
- 萌宠学 见面课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
-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全真模拟题(八).doc VIP
- 认知战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分析.pptx VIP
-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全真模拟题(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