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小麦田蝼蛄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的措施.docVIP

五河县小麦田蝼蛄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的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河县小麦田蝼蛄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的措施

五河县小麦田蝼蛄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的措施   摘要介绍了近年五河县麦田蝼蛄重发特点,分析了其发生为害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提出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为全县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蝼蛄;发生特点;重发原因;防治措施;安徽五河   中图分类号S435.12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160-01      五河县地处皖东北淮河中下游沿淮淮北平原,是国家重点粮食生产基地,耕地面积约8万公顷,小麦是其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5.33万公顷。随着近年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尤其是鼓励粮食生产,促使小麦面积连年增加,2008年秋种小麦面积突破6.67万公顷。为害小麦的地下害虫蝼蛄也有逐年加重趋势,2008年其发生程度之重、发生面积之大,为近10年来罕见,五河县发生面积2.2万公顷,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33%,严重为害面积6 700hm2,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10%。蝼蛄为害之处,茎秆咬断,扒成乱麻状,麦苗成行萎蔫干枯而死。轻者株为害率5%~10%,重者达30%~50%,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直接影响小麦产量。      1发生规律      1.1活动为害期   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上旬,旬平均气温回升至8℃时,开始恢复活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旬平均气温12.6℃,20cm土温12.4℃,麦田地表出现大量弯曲隆起虚土隧道,而且在隧道上出现小洞时,蝼蛄已出窝并开始为害小麦;夏季当旬均气温和20cm土温均为22.6℃时,成虫潜入地下30~40cm洞中越夏,并进行交配、产卵;9月上旬气温18℃、20cm土温19.9℃时,再次上升至地表取食冬小麦的芽及幼苗根茎,出现一年中第2次为害盛期。秋末,当旬平均气温降到8℃时停止取食,开始下潜,随着冬季气温进一步下降,而下潜至冻土层以下的土层越冬。      1.2趋性   趋光性:蝼蛄夜出活动,对灯光有趋性,无月光时黑光灯可诱杀大量成虫。趋化性:对香、甜物质有趋性,如煮至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和小麦麸皮均嗜食。趋粪性:喜马粪、土粪等有机肥,趋集取食。趋湿性:蝼蛄是旱农耕作区常发性害虫,对土壤湿度比较敏感。喜栖息在土壤湿度较大处,如川水地、河流两旁、灌溉区,虫口密度大;灌水后或雨后土壤含水量高于20%时(土壤含水量22%~27%最适于蝼蛄栖息),蝼蛄活动最旺盛,缺苗最严重;如出现积水,土壤含水饱和时,蝼蛄活动受抑制,则迁移至地势较高处栖息;如土壤干旱,土壤含水量低于15%,活动减弱,庄稼受害轻。      2为害特点      麦田蝼蛄为害的特点表现为花生茬≥玉米茬≥大豆茬;沿淮沙土地重于浍南黏土地;杂草丛生麦田重于杂草少的麦田;拌种田轻于不拌种田;旱茬地重于稻茬地。城关镇淮五村沙土地麦田一般为害株率为10%~15%,最高达35%,浍南镇黏土地一般为害株率在1%~3%,最高9%;朱顶镇梁巷村杂草少的麦田为害株率在5%以下,而杂草多的麦田,为害株率达50%,造成麦苗成片干枯死亡;新集镇高产公关示范片实行播前药剂拌种,为害株率仅在0.1%左右,而未拌种的麦田为害株率在10%以上;沫河口镇玉米茬一般为害株率15%~30%,稻茬麦为害株率一般2%~4%。      3重发原因      3.1虫口基数高   8月虫情测报灯诱测,诱虫量累计达到1 223头,为近10年之最。      3.2设施农业壮大   国家对大棚补贴加大,使得瓜、果、蔬等反季节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8五河县大棚面积达0.3万公顷,为蝼蛄的为害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条件和越冬场所。      3.3气候条件适宜   2008年10月平均气温达16.3℃,11月平均气温11.2℃,分别比常年高出2.3℃和1.9℃,极有利于蝼蛄活动、为害。加上土壤墒情好,小麦普遍适期播种,播量大,生长旺盛,为蝼蛄发生为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4杂草丛生   沟旁路边杂草丛生,为蝼蛄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3.5不重视播前拌种   虽然近年在大新镇、朱顶镇、小圩镇等9个乡镇开展了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为推动小麦播前药剂拌种提供了较好的宣传平台,但由于五河县大部分农户实行播前药剂拌种的意识不高,习惯性不强,药剂拌种面积所占比例仍然很小,对蝼蛄防治效果差。      4防治措施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运用。      4.1精耕细作   深耕深翻,中耕除草,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可降低虫口基数,减轻危害。杂草多的田边进行化学除草。      4.2旋耙灭虫   将麦田整成临播状态,然后用手撒麦种,用旋耕耙旋耙,因蝼蛄、蛴螬对小麦均是顺行为害,这样可以降低为害率。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