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6 章 印制电路板 的设计与制作 6.1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一、印制电路板的基本概念 2、印制电路板的种类 3、印制板的安装技术 二、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准备 三、印制电路板的排版布局 四、印制电路的设计 五、印制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 六、印制电路板图的绘制 6.2 印制电路板的制作 一、印制电路的形成方式 过孔:层间电气连接。引线孔:元器件固定或定位。 (1)过孔 是连接电路的桥梁(孔径一般取0.6 ~ 0.8mm),也称通孔、金属化孔。孔壁园柱面上用沉积的方法渡一层金属。一般分盲孔、埋孔和通孔三种。盲孔是将几层内部印制电路连接并延伸到印制板表面的导通孔;埋孔位于印制板内层,是连接内部印制电路而不延伸到印制板表面的导通孔;通孔则穿过整个电路板,一般只用于电气连接,不用与焊接元件。 (2)引线孔也称元件孔,兼有机械固定和电气连接双重作用。 引线孔的孔径取决于元器件引线直径,若元件引线直径为d1,引线 孔的孔径为d,通常d =( d1+0.3)mm。 (3)安装孔 用与机械安装 (4)定位孔 用于印制板的加工和检测定位。 3、过孔和引线孔设计 (1)尽量加粗接地线 若接地线很细,接地电位则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致使电子设备的定时信号电平不稳,抗噪声性能变坏。因此应将接地线尽量加粗,使它能通过三倍于印制电路板的允许电流。如有可能,接地线的宽度应大于3mm。 (2)单点接地 单点接地(也称一点接地)是消除地线干扰的基本原则,即将电路中本单元(级)的各接地元器件尽可能就近接到公共地线的一段或一个区域里,如图(a)所示,也可以接到一个分支地线上,如图(b)所示。 1、地线设计 (a) (b) 1、这里所说的“点”是忽略了电阻的几何导电图形,如大面积的地、 汇流排、粗导线等。 2、单点接地,除本单元元件,还包括与本单元直接连接或通过电容连接的板外元件。 3、为防止因接地元件过于集中造成排列拥挤,一级电路中可采用多个 分支(分地线),单这些分支不可与其它单元地地线连接。 4、高频电路采用大面积接地方法,不能采用分地线。一块印制板有 多个单元电路组成、一个产品有多块印制板组成时,都应采用单点 接地方式一消除地线干扰。如下图 多板多单元单点接地 (3)合理设计板内地线布局 1、在高频电路和大电流回路中,交流地、直流地应分开。 2、高速电路、线性电路应分开。两者地线不能混淆,应分别与电 源地线相连。同时尽量加大线性电路的接地线面积。 3、对既有小信号输入端又有大信号输出端的电路,接地端务必分 别用导线连到公共地线上,不能共用一根地线。 4、必要时可按单元、按工作状态或集成电路块分别设置地线,各 部分并联汇集到一点接地。 尽管电路中有电源的存在,合理的电源线的布设对抑制干扰仍有着决定性作用。 (1)根据印制线路板电流的大小,尽量加宽电源线宽度,减少环路电阻。同时、使电源线、地线的走向和数据传递的方向一致,这样有助于增强抗噪声能力。 (2)在设计印制电路时应当尽量将电源线和地线紧紧布设在一起,以减少电源线耦合所引起的干扰。 (3)退耦电路应布设在各相关电路附近,而不要集中放置在电源部分。这样既影响旁路效果,又会在电源线和地线上因流过脉动电流造成窜扰。 (4)由于末级电路的交流信号往往较大,因此在安排各部分电路内部的电源走向时,应采用从末级向前级供电的方式。 2、电源线设计 3.电磁兼容性设计 (1)采用正确的布线策略 ① 选择合理的导线宽度,印制导线要尽可能的短,对于分立元件电路印制导线的宽度在1.5mm左右时,即可完全满足要求;对于集成电路,印制导线宽度可在0.2~1.0mm内选择。 ② 避免印制导线之间的寄生耦合。为了抑制印制板导线之间的串扰,布线时导线越短越好,并尽可能拉开线与线间的距离。在一些对干扰十分敏感的信号之间设置一根接地的印刷线,可以有效地抑制窜扰。 ③ 避免成环。布线时最好按信号去向顺序,忌迂回穿插。 ④ 远离干扰源或交叉通过。布线时,信号线要尽量远离电源线、高电平导线等干扰源。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则最好采用“井”字形网状布线结构,交叉通过。对于单面板用“飞线”过渡;对于双面板,印刷版的一面横向布线,另一面纵向布线,交叉孔处用金属化孔相连。 ⑤ 特殊用途的导线布设要点 a .反馈元件和导线连接输入和输出,设置不当容易引入干扰。布线时输出导线要远离前级元件,避免干扰。 b. 时钟信号引线最容易产生电磁辐射干扰,走线时应与地线回路相靠近,驱动器应紧挨着连接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