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泉县桧柏树锈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的对策
礼泉县桧柏树锈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的对策
摘要 介绍礼泉县桧柏树锈病的发生危害状况,分析其大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为当地桧柏锈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桧柏树锈病;大发生原因;防治建议;陕西礼泉
中图分类号 S436.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114-02
礼泉县地处关中平原北部,陵园面积大。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和陵园旅游景点及城、镇道路绿化步伐的加快,全县已栽植桧柏树23 hm2,共计8.25万株。2009―2012年新栽植桧柏树面积较大,其中烟霞镇和昭陵乡绿化新栽植桧柏树13万株。锈病,又称桧柏锈病、苹果锈病、赤星病、羊胡子病等。该病是一种转主寄生病害,除了危害桧柏树类的刺柏、龙柏、高塔柏、柱柏、翠柏、矮桧等以外,受害的转主寄主主要有苹果树,而杨树和松树也能受到轻度危害。2012年桧柏树锈病大面积暴发,其发生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重,是近3年来之最,全县桧柏树锈病发生约25万株,占总桧柏树的71.43%。为了有效减少锈病在桧柏树、苹果树、杨树和松树上的危害,笔者对大发生危害状况、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
1 发生危害状况
1.1 危害桧柏树症状
在转重寄主桧柏上,有2种表现:一种是针叶、叶腋和小枝,首先出现淡黄色斑点,病部隆起,后稍肿大,翌年2―3月,逐渐突破表皮露出单生或数个聚生圆锥形角状物,红褐色至咖啡色,即病菌的冬孢子角。冬孢子角遇雨吸水膨胀,形成舌状胶质块,橙黄色,干燥时收缩成为胶块;另一种表现是,上年秋季锈病菌侵染桧柏树后,在小枝一侧或周围形成球形或半圆形、直径3~5 cm的瘿瘤。病部呈黄色,表面平坦。翌年春季,菌瘿瘤中心隆起破裂,露出深褐色鸡冠状的冬孢子角。冬孢子角遇雨吸水膨大,呈胶质花瓣状。桧柏受害后,影响正常生长,严重者造成许多小枝枯死。
1.2 危害苹果树症状
春季桧柏树上的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的担孢子,随风传播到苹果树上,侵染苹果树的叶片、叶柄、果柄、新梢和幼果等幼嫩组织。开始在叶片正面产生油亮的橘红色小圆点病斑,直径1~2 mm,之后可扩大到5~10 mm,病斑中部颜色较深。中央部分形成许多橙黄色小粒点(性孢子器),天气潮湿时,从中分泌出淡黄色黏液。黏液干燥后,性孢子器渐渐变为黑色。此后,病斑正面凹陷,病部叶肉肥厚较硬,叶片病斑背面隆起,并长出丛生的黄褐色毛状的锈孢子器,内含大量锈孢子。后期病斑变黑。叶片病斑较多时,常引起早期落叶;叶柄、果柄、嫩枝发病,病部为橙色,隆起呈纺锤形,上面形成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嫩枝上后期病班处凹陷、龟裂、易折断。幼果多在萼洼附近发病,形成大小直径约1 cm的橙黄色圆斑,后期变褐,中央产生性孢子器,周围长出毛状锈孢子器。锈孢子又传播到桧柏上进行危害。桧柏上的担孢子危害苹果树,易引起落叶和落果[1-2]。
1.3 危害杨树和松树症状
锈病也能危害杨树和松树叶片、叶柄、嫩枝等。叶片受害后,叶子背后产生橘黄色粉末,严重时叶片畸形。对幼苗危害较大,常造成早期落叶,严重影响苗木生长。在礼泉县境内,近年来锈病危害杨树和松树等程度一般很轻,时有时无。
2 大发生原因
2.1 转主寄主苹果树数量多
礼泉县是陕西省著名的苹果生产大县。目前,全县共有苹果面积33万hm2,多数桧柏树都被栽植的苹果树包围。苹果树是桧柏受侵染的主要寄主。因此,桧柏树受侵染的病源比较大[3]。
2.2 近年来气候较为适宜
有关资料表明,冬孢子发芽适温为16~22 ℃,锈孢子发芽适温为20 ℃,担孢子形成适温为24 ℃以下。2010―2012年,礼泉县4―5月温度都在17~20 ℃,8―10月温度都在16~19 ℃。同时,秋季雨水偏多,降雨多在40 mm以上。温度和湿度都有利于冬孢子和锈孢子萌发、侵染和危害。
2.3 不重视防治桧柏锈病
多数农民和护林员由于学习植保知识不够,对锈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锈病发生特点也能不掌握。因此,不重视防治桧柏病锈病,导致桧柏树锈病发病株率高。例如:叱干镇马铃村2009年栽植桧柏树2 100株,到2012年,用25%粉锈宁1 500倍液间隔15 d连续喷雾2次的,其发病株率仅为2%~6%,而没有喷药的发病株率高达100%。
3 防治对策
3.1 学习和掌握锈病发生基本规律
锈病菌属于担孢子菌亚门。锈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病组织中越冬,还能以锈孢子在桧柏树体表越冬。锈病发生和传播有4个特点:一是在桧柏上形成的冬孢子产生的担孢子不会危害桧柏树,但会传播到苹果树上危害苹果树的叶片、叶柄、新梢和幼果;苹果树上形成的性孢子和锈孢子不会危害苹果树,而能传播至桧柏树危害。在一个地区桧柏树和苹果树互为锈病转主寄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