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及防控的对策.docVIP

海晏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及防控的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晏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及防控的对策

海晏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及防控的对策   摘要 介绍了海晏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危害情况,分析了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控对策,以期为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情况;原因;防控对策;青海海晏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140-01   海晏县地处北纬36°44′~37°37′,东经100°23′~106°20′,东西宽85.7 km,南北长102.21 km,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 000 m以上。为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降水少、季节变化大、蒸发强烈、日照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年均气温不足-0.2~0.8 ℃,最暖月平均气温12 ℃,最冷月-14 ℃。年均降水量270~350 mm,夏季占63%。年蒸发量800~1 700 mm,集水面积5 938 km2,常年平均径流量17亿m3。土壤类型主要有风沙土、栗钙土、黑栗钙土和高山草甸土。海晏县位于青海湖东北部,地处湟水河源头,境内有两大水系,即湟水水系和青海湖内陆水系。海晏县现有土地总面积444 627 hm2,林业用地面积149 653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320 hm2,灌木林地面积38 846 hm2,苗圃地面积33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 12 993 hm2,宜林地面积94 433 hm2,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8%。为改善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青海湖资源,海晏县先后采取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但总体恶化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改善气候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系统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这项工作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   根据2006年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资料,海晏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十几种。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2种,虫害以食叶型害虫为主,有4种,鼠害2种。近几年,随着海晏县各大工程和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造林的增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危害也加剧,防治难度加大。2008—2011年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达4 938 hm2,其中,病害发生面积46 hm2,虫害发生面积3 798 hm2,鼠害发生面积1 094 hm2。鼠害和明亮长脚金龟子的危害最为严重,成为海晏县防治重点。鼠害以高原鼢鼠和根田鼠危害为主,在海晏县各乡镇都有分布,主要危害退耕地沙棘林,根田鼠以啃食树干及幼树的嫩枝为危害,高原鼢鼠啃咬树木的根系,导致苗木死亡。高原鼢鼠轻度危害率5%~15%,中度危害率16%~24%,重度危害率为25%以上;根田鼠轻度危害率1%~5%,中度危害率6%~15%,重度危害率为16%以上。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苗木的成活率,危害苗木致死率达30%左右。明亮长脚金龟子寄主为沙棘,主要分布于青海湖克土沙区和三角城镇,年均发生面积约1 733 hm2。自2003年开始发生,发生面积逐年增加,防治难度越来越大。成虫主要危害退耕还林及人工造林区沙棘幼树林,啃食沙棘叶片,影响林木的光合作用,危害严重时整株叶片枯死脱落,导致树木成片死亡,影响了海晏县退耕还林造林和生态造林工程。杨树烂皮病寄主树种为青杨,主要分布在海晏县西海镇、三角城镇和金滩乡,是一种发生范围很广泛、危害十分严重的枝干病害,传播十分迅速,受干旱和寒冷的天气影响,315国道两侧青杨发病率上升,并造成部分树木整株死亡,影响了国道绿化成果。   杨柳卷叶蛾寄主为青杨和红皮柳,分布在三角城镇。该虫是主要的食叶性害虫。暴发时,受害株率达100%,虫口密度为每1 m枝长有虫4~13只。柳沫蝉寄主为红皮柳,分布在三角城镇和西海镇。以若虫吸取柳树汁液为生,其若虫分泌大量的白色唾液保护自己。林木长期受到危害,出现长势衰弱、抵抗能力下降,造成树木逐渐枯死。   2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主要原因   2.1 环境条件恶劣,树种单一   由于受干旱、寒冷的气候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多数林地缺少浇水条件,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树势减弱,对外来有害生物侵袭抵御能力差,给有害生物的危害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适宜本土的树种过于单一,造林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差,生态系统不健康,群落对有害生物入侵调节自控能力低。因此,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   2.2 管理粗放,防治技术力量薄弱   管理意识不强,重造轻管,干旱时即便有条件的地方也很少浇水,树下杂草丛生,放牧家畜咬啃,冬秋野火浇草,病虫害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