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荆门沙洋港综合码头工程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的方案选择
荆门沙洋港综合码头工程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的方案选择
[摘 要]介绍了荆门沙洋港中心港区一期综合码头工程概况,地理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阐述了水工建筑物的结构设计,结构特点和方案比选。
[关键词]港口;码头;水工;设计
中图分类号:TV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187-02
1. 引言
随着经济和内河航运的不断发展,大量适宜水运的货物亟待运输,为节省陆路转运成本,提高荆门经济的竞争力,政府对汉江的水运能力和沿汉江港口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加快荆门市汉江河段重点港区的建设已成为荆门交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保证码头工程的质量,就不能够忽视码头工程中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笔者在此结合荆门沙洋港中心港区一期综合码头工程的实际情况,浅谈工程中水工建筑设计方案的选择。
2. 工程概述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自北向南从荆门中部流过,通航里程长达144km。在荆门市范围内,共有钟祥、沙洋2个汉江水运港口,均在湖北省规划的19个省内重要港口之列。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在沙洋中心港区进行重点港口项目的建设,既是荆门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综合考虑了荆门市境内沿汉江的综合建港条件。目前,在长江荆州港装卸的货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荆门市的过境运输货物。因为荆门市在汉江沿线没有一个适宜的运输港口,才导致许多长途水运货物经陆路中转100多km到长江沿线的荆州港转水运。如果这些货物能从荆门的经济重心附近直接水运,将节省很多的陆路转运成本。
现在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已建设完成,开始蓄水;江汉运河今年“十一”通水通航。沙洋港正位于库区范围内,常年水位稳定;届时,千吨级货船从沙洋走江汉运河捷径航道可以直达长江(顺汉江下行约27.5 km进江汉运河下游口门,再上行约67.23km至长江荆州港),其货物可以直运湖南岳阳等港口,船舶可带洞庭湖的黄沙等散货返程汉江。
本项目新建停靠1000t级货船的散货泊位4个,年设计吞吐量为散货进口300万t,出口140万t;新建停靠1000t级货船的件杂泊位2个,年设计吞吐量进出50万t;建设相应的道路、堆场、仓库等生产、辅助生产建筑,配备相应的装卸、运输机械设备和供水、供电等设施。港区陆域布置分为堤内部分和堤外部分,堤外部分陆域宽度593m,纵深295.5m,分上游件杂货堆场区和下游散货堆场区。堤内部分陆域宽度约489.3m,纵深约379.2~489.4m。港区占地总面积596.7亩。并在工可基础上对总图、水工建筑物、工艺和道路堆场等部分进行了深化和优化。
3. 自然条件
3.1 地理概况
拟建荆门市沙洋港中心港区一期综合码头位于沙洋县青泥村汉江岸边,拟建码头位于汉江右岸的丈八沟至赵家堤河段,此段水流平顺,无回流,无淤积,岸线较稳定,陆域较为宽阔。码头下距兴隆水利枢纽坝址约24km,上距沙洋大桥约4km。
3.2 地质概况
根据场区钻孔地质勘察资料可知,场地土自上而下,自新到老可分为6个岩性层,现简述如下:
第1层 素填土:质地松、软,上干下湿,分布全场,厚度1.00~3.10m,平均厚度2.07m。第2层 淤泥质粉质粘土:饱和,软塑,厚度1.10~6.50m,平均厚度2.90m。第3层 粉砂:稍密,厚度1.60~3.60m,平均厚度2.64m。第4层粉质粘土:湿、局部很湿,可塑,高压缩性,土体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分布全场地,厚度2.60~6.10m,平均厚度3.80m。第5层 粉细砂:中密,分布全场地,厚度13.60~14.80m,平均厚度14.00m。第6层 圆砾:密实,揭露厚度17.20~17.70m,平均揭露厚度17.40m。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3.3 水文概况、设计水位和主要设计高程
水文资料均选取自拟建港区上游2km沙洋(三)水文站,测验河段顺直,两岸有堤防,测流断面左岸为石砌堤坡(在下游400m处,为罗汉寺引水闸,最大设计流量为120m3/s);右岸为汉江干堤和民堤呈八字型围成不规则的椭圆滩地,从水边向两个方向伸展,至干堤约900m;至民堤约10m,至沙洋镇约500m;顺民堤(新港区边缘)往上游约600m是沙洋公路桥(1985年7月1日建成通车)。测验河段主槽偏左,水位在35m以下,右岸出现沙洲,宽约200m左右。水位38m以上主泓逐渐移向河心,流速横向分布较均匀。
沙洋水文站处的水位特征值如下:历年最高水位:42.45m,防洪设计水位:42.70m,设防水位:39.0m,警戒水位:39.97m,保证水位:42.40m。
拟建码头处的设计高水位取用20年一遇的回水水位,即41.85m。确定设计低水位为35.93m。据此并结合工艺设备布置要求,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