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笳十八拍英译的研究
胡笳十八拍英译的研究
摘要:英译中国古典名曲,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基于此,就《胡笳十八拍》一曲,从现代翻译标准和翻译理论出发,探究和比较现存译本,提出将《胡笳十八拍》译为“Eighteen Stanzas in Nomadic Reed Pipe”,并附乐曲英文简介,以此将中国名曲《胡笳十八拍》以及“文姬归汉”的历史悲情故事介绍给西方读者,引起共鸣,推动世界文化的交融。
关键词:中国名曲;英译;翻译理论;蔡文姬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15胡笳十八拍》既是骚体叙事长诗,又是古琴曲,相传为东汉末年蔡琰感怀身世所作,为我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蔡琰,字文姬,名儒蔡邕的女儿,史书记载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但她生逢乱世,命运坎坷。早年丧父、丧夫,后为匈奴所俘,身陷南匈奴,失节事胡十二年。汉与匈奴修好之后,曹操派使臣花重金将其赎回,使其归汉,她因此不得不抛弃两个年幼的儿子,骨肉天各一方。琴曲《胡笳十八拍》的音乐沉郁、含蓄、耐人寻味;琴歌《胡笳十八拍》以琴伴唱,琴声融胡笳哀音,始则深沉哀怨,继而慷慨悲歌,原诗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郭沫若认为它“实在是一首自屈原的《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1]200,称赞它是“多么深切动人的作品呵!那像滚滚不尽的海涛,那像喷发着熔岩的活火山,那是用整个的灵魂吐诉出来的绝叫”[1]201。“胡笳”后来也成为唐宋诗人作品中一个独特的意象,被赋予了离国之痛和边塞之苦的深刻内涵。
《胡笳十八拍》诗最早见于朱熹《楚辞集注?后语》,其题下注:“《胡笳》者,蔡琰之所作也。东汉文士有意于骚者多矣,不录而独取此者,以为虽不规规于楚语,而其哀怨发中,不能自已之言,要为贤于不病而呻吟者也。”但《后汉书?蔡琰传》中未见记载,故学术界对其作者归属争论较大,本文暂录此诗为蔡琰原作。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翻译中国古典名曲,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首先,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具有东方特质的人文内涵,有必要通过翻译向西方宣传其精华。其次,中西文化的交融使得越来越多的西方读者对中华文化感兴趣,希望揭开东方文化的神秘面纱,这无疑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作为文化交流载体的演出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开展,它们强烈呼唤相对统一而规范的译文的出现。《胡笳十八拍》承载着中华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浓缩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精华,但至今在翻译界和音乐界都未见其英译版本的比较或评论文章。目前见于媒体网络的翻译林林总总、杂乱无章,包括“Eighteen Stanzas on the Nomad Reedpipe”①、“Eighteen Stanzas on the Barbarian Reedpipe”②、“Eighteen Verses Sung to a Barbarian Whistle”③④⑤、“Barbarian ReedWhistle Song in Eighteen Stanzas”③④⑤、“Eighteen Songs of a Nomad Flute”⑥⑦、“Eighteen Airs for the Fife”⑧、“Eighteen Stanzas on the Tartar Pipe”⑨、“Eighteen Pieces for Barbarian Pipes”⑩等,尚无统一的翻译。本文从现代翻译标准和翻译理论出发,探究和比较现存译本,将《胡笳十八拍》译为“Eighteen Stanzas in Nomadic Reed Pipe”,并附乐曲英文简介,力求将名曲《胡笳十八拍》以及“文姬归汉”的历史悲情故事介绍给西方读者,以引起共鸣,推动世界优秀文化的融合。
英译《胡笳十八拍》的难点在于如何翻译“胡笳”和“拍”,所有现存翻译版本的主要区别和争论焦点也在于此。翻译作为科学,是现代科学精神的产物。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把“信”放在了第一位。英国泰特勒(Tytler)提出的翻译三原则的第一条原则即为“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71。刘重德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翻译实践,提出“信、达、切”[3]。他们都强调翻译的忠实性。忠实性是翻译最基本的指导原则,既是翻译科学性的最终目标,又是衡量翻译科学性实现与否的标准。忠实性内涵有三方面,包括形式上、意义上和风格上的忠实。翻译“胡笳”首先要分别考虑“胡”和“笳”选词的忠实性。“笳”是中国古代匈奴的一种吹管乐器,汉代时已有两种胡笳:一种是管身和簧分开、芦苇制或木制管身、管上开三孔的胡笳,流行于广阔的蒙古民族地区;另一种是张骞通西域后传入的木制管身、三孔、以芦为簧的胡笳,流行于广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导手册-隧道工程施工.docx VIP
- 第二章口腔正畸工艺技术 .pptx VIP
- Aspen Hysys 扩展帮助手册.pdf VIP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资料.pdf VIP
- 创新型QC成果创新型QC成果.pdf VIP
- 2025年磷酸脲市场调研报告.docx VIP
- GB_T 43678-2024 生态系统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pdf VIP
-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导手册-客运码头.docx VIP
-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共2课时教案.docx VIP
- 废气处理设备运行点检保养记录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