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019届和县二中学业水平测试
历史复习提纲
必修Ⅰ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要求:识记)
(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4)特点:等级森严,层层分封。
(5)作用:拓展疆土;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2、宗法制(要求:识记)
(1)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2)作用:保证了贵族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要求:理解)
(1)通过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建立君主专制
①、皇帝制度
A、皇帝独尊 B、皇权至上(核心) C、皇位世袭
②、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
A、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百官),C、太尉(管军务,虚设,由皇帝兼任)
(2)、通过郡县制(地方制度)建立中央集权
郡县制春秋出现(当时县大于郡),秦始皇时全国推行。
(3)、影响
(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
(2)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4)强化专制,激化矛盾,致秦朝短命而亡。
4、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要求:识记)
(1)、汉朝
①中央:中外朝制,削弱宰相权力,强化皇权
②地方:汉初,郡国并行制,削弱中央集权。武帝时实现推恩令,强化中央集权。
(2)、唐朝
①中央:三省六部制
A内容:三省即中书省(决策,草诏)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下辖六部)
B评价: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强化君权。
②地方: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3)、北宋
①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A收地方兵权,设禁军。
B派文官管理地方,设通判监察地方。
C设转运使,收地方财权。
②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设中书门下,最高长官为相。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相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
③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但导致了积贫积弱。
(4)、元朝
①中央:只设中书省,相权大,威胁皇权
②地方:行省制(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选官制度的变化(要求:识记)
(1)汉朝实行察举制(重品行)
(2)魏晋南北朝采取九品中正制度(重门第)
(3)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重才能,相当对公平,有利于人才选拔,强化君权。)
6、明成祖设内阁(要求:识记)
内阁有票拟权(无决策权),虽首辅权力较大,但皇权得到强化。
7、清雍正设置军机处(要求:识记)
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皇权达到顶峰。
8、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要求:运用)
(1)积极:①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社会安定;
②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消极:①易激化社会矛盾;
②至明清阻碍社会进步(不利于政治民主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束缚思想),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史实(要求:识记)
(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2100万银元、开五口、协商关税)
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反抗:满族爱国将领海龄率领镇江军民抵抗英军。
(2)、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中国战败被迫签定〈〈马关条约〉〉
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款2亿两白银、开四口(至内陆重庆、沙市)、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最大特点,反应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需要)
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反抗:黄海海战,邓世昌,致远舰;台湾人民的反日斗争。
(4)、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中国人民发起“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
(5)、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结果:清政府与侵略者签定了《辛丑条约》。(巨额赔款、驻军、禁止国人反帝)
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抗:中国军民在天津抵抗联军
2、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英勇不屈、视死如归、同仇敌忾。(要求:理解)
3、侵华日军的罪行(要求:识记)
(1)1937.12.13开始的南京大屠杀,12月23日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2)细菌战“七三一”部队用活体人做实验
(3)潘家峪惨案
4、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史实(要求:识记)
国共第二次合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