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庄子三重语境及其的的特点
论庄子三重语境及其的的特点
[摘要]历史的语境、道家的语境、“三言”的语境是我们解读《庄子》的钥匙。历史的语境是一个批判的、解构的系统,道家的语境是一个因承的、结构的系统,“三言”的语境是一个言说的、话语的系统,它们相因相生,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庄子》深闳幽远的思想、艺术殿堂。
[关键词]庄子;语境;特点
[作者简介]张洪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2006年博士后,上海200062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7)05―0042―04
《庄子》素以奇奥难懂著称。为寻求《庄子》之真意,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不少注庄者,据罗宗强推算,历代注《庄》者约有九百余家。其中,以道解《庄》者有之,以玄解《庄》者有之,以儒解《庄》者有之,以佛解《庄》者亦有之,真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形成了所谓“诬庄者自诬,注庄者自注”的局面,而这种状况更增加了庄学研究的难度。究竟该如何解庄呢?对《庄子》阐释的症结在哪里呢?笔者以为,要想深入地把握《庄子》,必须从《庄子》的具体语境人手,拨云见日,还《庄子》的本来面目。
所谓语境,指的是言语行为所涉及的客观条件和背景,包括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情景、特定的人物等。《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立足他们所处的时代,通过寓言、重言、卮言(“三言”)宣扬其道家思想的结果,因而,《庄子》一书的语境包括三个方面,即历史的语境、道家的语境和“三言”的语境,它们相融相生,成为阐释《庄子》的关键因素。
一、历史的语境:一个批判的、解构的系统
《庄子》的历史语境,是由庄子所处的时代特征决定的。这里既包括战国中期社会的大格局又包括庄子所在宋国的人文特征这两个方面的因素。
庄子生活的战国中期,社会进入快速变革时期,周初以来的礼乐制度风光不再,宗法制政治、经济、军事体系面临崩溃,诸雄争霸加剧,弱肉强食,社会各种力量处于不断整合之中。这时候,从春秋晚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士阶层已经壮大,他们建言立论,为统治者寻求治国的良策。同时,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也为了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纷纷招揽人才,因此,士阶层成为社会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道、法、阴阳、名、农、兵等诸子百家又如何争鸣呢?在庄子看来,他们“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齐物论》),因此造成了所谓“天下沈浊”的局面,这在《天下》篇中更有深刻的认识: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
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
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
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
士也……是故内圣外王之道,?而不明,
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
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
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
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这里,作者认为,因为受“一曲之士”的蒙蔽,致使道德不一,天下大乱。所谓“一曲之士”,指的就是百家众技,他们虽然各有所长,但却囿于一禺,相互攻讦,致使道术分裂,内圣外王之道黯弱。基于此,庄子对百家学说以及社会的种种与道相违的现象(如暴君昏君的统治、人性的黑暗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其中,以对儒家的批判为最。据崔大华研究,在庄子时代,儒家势力盛大,孔子已为世人奉为师表,儒学已为列国执政者采用用,成为“显学”。儒家学说以仁义为核心,孔子为其学说汲汲奔走,却又四处碰壁。《在宥》篇中,庄子批判说:“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说礼邪,是相于技也,说乐也,是相于淫也……”指出仁义乱德悖礼,扰乱人心。《骈拇》中,庄子指出了礼乐仁义的危害:“且夫待钩绳规矩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啕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指出礼乐仁义完全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其结果削人之本性,侵人之常德,使人失去了“常然”。在《外物》篇中,更有“儒以诗礼发冢”的寓言,批判儒家表面上鼓吹仁义,暗地里却做见不得人的事,寓骂于形,入木三分。庄子批判儒家学说的目的其实是很明显的,说到底只不过是以儒家学说来彰显道家学说罢了。
就庄子本人而言,他所在的宋国是殷商的后裔。西周初年,武庚曾想重建殷商的辉煌,起兵反叛,结果遭到周公的镇压,武庚被杀,部分殷商遗民被迫迁移。宋人的这种“出身”,就给其身上涂上了一种特殊的油彩,他们仿佛生来就不登大雅之堂,只能被矮化、被边缘化。周公制礼作乐,并使之成为社会的规范,更使宋人传承的殷商文化处于日削月蚀的境地;且到春秋尤其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乱频繁,兼并加剧,在地理位置上,宋国处于齐、鲁、楚、越、魏、韩、卫、赵等国包围之中,在大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MW200MWh储能项目110KV升压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VIP
- 评估公司内部管理制度.doc VIP
-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期中试卷.pdf VIP
- PEP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单元练习题.doc VIP
- 新解读《EJ_T 287-2000氚内照射剂量估算与评价方法》最新解读.docx VIP
- 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二章章节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实数 单元检测试题(有答案).docx VIP
- 风电、光伏项目前期及建设手续办理流程汇编.docx
- 地籍档案管理基本知识 完整版2025.pdf VIP
-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