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学 刘世保 讨论: 一、你学习民俗学的原因是什么? 二、你心目中的民俗学是什么? 三、你学习民俗学的期望是什么? 参考书目 《中外民俗》 吴忠军 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民俗学概论》 王 娟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 《中国民俗学》 乌丙安 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第一章 民俗学概论 一、什么是民俗学? 民俗学——folklore 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在1846年首次提出的 民——folk(民众、民间) 俗——lore(风俗、知识、学问) (一)“民” 1、民——民族——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代表人:格林兄弟(德国) 民俗学学科的创始人 针对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防止外来文化冲击 (一)“民” 2、民——社会群体 ——共同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 代表人:迪尔凯姆 (一)“民” 3、民——古人——野蛮人和半开化的人 代表人:爱德华泰勒 人类学之父 野蛮时期——半开化时期——文明时期 神话 传说和故事 都将会消失 (一)“民” 4、民——农民(或文盲)——19世纪 民——贵族 民间文学——精英文学 错误概念 (一)“民” 5、民——任何一个人——20世纪中后期 代表人:邓迪斯(美国) 美国著名民俗学家 “社会群体”两个前提条件 (1)两个以上人,至少有一个共同点; (2)具有自己的传统。 (一)“民” 6、民——全民——正确概念 (二)“俗” 1、简单说:知识和学问 (二)“俗” 2、以口头、物质、风俗或行为等非正式和非官方的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 特征: 约定俗成、自觉遵循和维护的 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思维模式 (三)“民俗学” 民俗——民间风俗 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二、民俗的分类 按内容划分 经济民俗 社会民俗 信仰民俗 游艺民俗 二、民俗的分类 经济民俗 ——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中所形成的民俗。 包括: 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 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等 二、民俗的分类 社会民俗 ——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包括: 家庭乡里民俗、人际交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 二、民俗的分类 信仰民俗 ——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包括: 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等 二、民俗的分类 游艺民俗 ——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包括: 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歌舞民俗、游戏竞技民俗等 我国各民族民俗分类 思考题 按内容划分,民俗划分为哪几类? 答: 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 三、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 (二)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 (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四)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 (五)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 (一)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 民俗的集体性(整体意识) ——民俗的本质特征、生命力所在 民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什么?) 1、民俗是集体创造的 2、民俗的流传、完善和创新是依靠集体完成的 (一)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 民俗的模式性 ——亦称类型性 一般缺少个性(为什么?) 因为民俗是由民众创造、传承和享用的,因而一般缺少个性 (二)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 民俗的传承性 ——民俗文化的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 民俗的播布性 ——民俗文化的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 传播方式: 1、民族迁徙 2、文化交融(如肯德基、麦当劳) (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的稳定性(例举题) 如:春节贴对联、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腊八节喝腊八粥等是先秦两汉就已定型,传承至今 民俗的变异性(原因) 1、口传的衰减 2、时代的洗礼 (四)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 (四)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 (五)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 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例举题) 图腾崇拜、生殖崇拜 信仰、崇拜、祭祀、禁忌、占卜、巫术 “上刀山、下火海”、”吞筷条”——广西瑶族”祭盘王”的巫术活动 “上刀梯”——湘西苗族巫师为死者解罪的仪式 四、民俗的社会功能 (一)教化功能 (二)规范功能 (三)娱乐功能 (四)审美功能 (五)维系功能 (一)教化功能 教育和潜移默化 举例: 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葬礼等 (二)规范功能 社会规范四个层次: 法律、纪律、道德、民俗 如:乡规民约 (三)娱乐功能(快乐、愉悦的调剂作用) 哪个民族的节日? 芦笙节、斗马节 花炮节、多耶舞 盘王节、 “上刀山、下火海” 三月三 那达慕 答案:苗族、侗族、瑶族、壮族、蒙古族 (四)审美功能(悦耳悦目、悦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