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轮制陶器技术及其的的特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轮制陶器技术及其的的特点

试论轮制陶器技术及其的的特点   摘 要:制陶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古代陶器研究的重要内容。轮制陶器技术是目前制陶工艺领域为数不多的研究的较为深入的方面之一。本文以相关民族志调查为基础,提出轮制制陶技术包括经典轮制法、泥条拉坯轮制法和分段轮制法三个类型,并提出认定出土陶器使用了轮制技术的主要标准。   关键词:陶器; 轮制技术; 泥条拉坯轮制法; 分段轮制法   Abstract:Pottery making techniques is a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search on ancient pottery. Wheeling is a main pottery making technique which was popular in prehistoric China. Based on ethnographic surveys, we suggest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 of wheeling techniques: classic wheeling, clay-strip wheeling and section wheeling. We also discuss the finger-print marks of wheeling that archeologists may find on unearthed pottery.   Key words:Pottery, wheeling technique, clay-strip wheeling, sectiong wheeling   制作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古代陶器研究的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考古学在中国诞生之后不久,部分学者就开始相关研究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在近十几年间,取得了长足进展②。总结起来,这些研究包括三个角度:民族志调查、考古学资料观察与分析、实验考古模拟复原③。以民族志调查资料为基础,再观察分析考古标本,通过对标本上残留的痕迹,判断陶器可能的制作工艺,这种研究方法可以追溯到吴金鼎对山东城子崖遗址出土陶器的研究④。此后,很多学者开展过对现存制陶工艺的调查,并有大量相关文章发表⑤。笔者将运用此民族学方法,以自己对湖北枝江⑥、河南巩义北侯村⑦、广西宾阳新窑村⑧、靖西龙腾中屯⑨、念者屯⑩和山东莒南薛家窑11、泗水柘沟镇12等地制陶过程的实际观察为基础,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轮制陶器制作技术的内涵做些初步探讨。   一、 轮制法的种类   1. 经典轮制法   吴金鼎将城子崖陶器的制作技术概括为四类:手制、范制、轮制和复制(在成型过程中,至少使用上述两类方法共同完成)13,首次在考古研究中提出了“轮制”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至今,诸多学者陆续进行民族志调查和考古研究之后,形成了对轮制技术更全面的理解,一般认为,轮制法指的是借助陶轮的快速旋转以直接拉坯成型的技术14。笔者观察的湖北枝江、河南巩义北侯村、广西宾阳新窑村等地制陶工艺即是此种“经典轮制”的代表(表一)。   如表一所示,虽然上述三个案例分属于不同地区,但成型步骤大体相近。从器物上残留的痕迹看,大多也是相近的,主要特征包括:内外壁上常常残留螺旋式拉坯指印痕迹、外底出现偏心涡纹,以及器表出现轮纹和浑圆规整的器身。   2. 泥条拉坯轮制法   除了上述学者普遍公认的经典轮制技术外,还存在另外一种泥条盘筑和快轮拉坯修整结合的陶器成型技术。表二中列举的广西靖西龙腾中屯、念者屯和山东莒南薛家窑、泗水柘沟镇即为此种技术的代表。其制作过程是:先单独制作饼形器底,再采用泥条盘筑法(或圈筑法)筑成器壁,最后利用快轮拉坯技术修整成器。为了清楚描述此工艺既与直接由泥料快轮拉坯成型不同,又与单纯的泥条盘筑再慢轮整形法有别,有学者将其命名为“泥条拉坯成型技术”15。笔者认为这一技术也属于轮制法,可命名为“泥条拉坯轮制法”。   3. 分段轮制法   除上述两种轮制法以外,制作大型器物时,往往泥条盘筑和轮制法兼用。我们在河南巩义北侯村和山东莒南薛家窑村就观察到了这种情况。北侯村工匠制作口径大于45厘米的花盆、薛家窑村工匠制作大型红陶缸等时,均需要依次分段制作,至少分两次甚至三次成型。制作工艺流程简述如下,下部先直接以经典轮制法(北侯村)或以泥条拉坯轮制法成型(薛家窑村),阴干一段时间后,再接续从下半部的上沿向内上方盘筑至合适的高度,再提拉成型,做出口沿。   二、 轮制法的痕迹   李济指出:“从器物上留的痕迹推测原来制作的方法,虽不一定完全可靠,但除非当时有这样的详细记录,也没有比这更准确的材料可以用着研究这个问题”16。   吴金鼎曾总结了轮制陶器的重要特征:“一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