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心得体会 .docVIP

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心得体会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心得体会 .doc

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心得体会 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 观新农村建设有感 11月11日,在**公司党委的支持下,**公司团支部组 织40余名青年团员,到湛江吴川市两个最有名的新农村林 屋村和蛤岭村参观。整个参观过程内容丰富,紧张有序。两 个村的发展状况及先进经验给予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参观所见? 一、林屋村 早晨九点三+分,两辆巴士载着大家来到林屋村。远远 望去,只见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蜿蜒延伸,一幢幢农家别墅 错落有致,这一切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新农村的美 好图景。走到村头,几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争当社会主 义新农村排头兵”。汽车缓缓地在村中穿行,路边的几个牌 子上,《林屋村文明公约》赫然在目。街道两旁宣传栏里, 是对村发展史以及村支柱型产业?村机械厂的介绍。林屋 是对村发展史以及村支柱型产业 ?村机械厂的介绍。林屋 村全村384户,1820人,原为一个纯农业村庄,二十多年来, 紧紧坚持集体主义方向,逐步发展成全国闻名的机械制造村 是依靠集体经济创建特色文化村的典型。90年以来,该村建 起了水泥机耕路,实行机械化耕作,农户机耕免费、种子免费 灌溉免费、收割免费,是工业致富、反哺农业的典范。村中 最显眼的是一座气派非凡的大楼,仔细看来,原来是林屋村 中学,一种敬意顿时油然而生。 车停了下来,置身其中,方真正感受到新农村的真正魅 力。虽是初冬,这里却处处生机盎然。路面干净整洁,路两 边各种花木点缀其间。真是鸟语花香、风景如画。在绿草如 茵的足球场上,在琅琅读书声的校园中,在欢声笑语的南方 小院里,在紧张有序的生产车间里,在笔直宽阔的水泥路上, 玩耍的孩童、蓬勃的少年、悠闲的老人、忙碌的村民、腼腆 的少女 林屋村人们欢乐的笑脸感染着我们此行的每 一个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是这里真实生活 的写照。一种内心的喜悦、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同事阿蒙的 一句话代表了我们所有人的想法:这哪里是农村,分明是人 间的世外桃源! 、蛤岭村 十点三十分,汽车到达我们的第二个目的地:蛤岭村。 当我们走下车准备步行进村时,立即被眼前的美丽所沉醉: 蛤岭村被村前十里XX所环绕,此处风景仿若人间仙境,清 新迷人。微风吹过,水面荡起一层层链漪 不由让我想起 了一首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 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河里成群的鸭子在嬉戏,很是 悠然。村口门楼上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蛤岭村”让人仿佛 置身于古代武侠小说里的某个山庄,“一泓绿水瑞蛤腾欢歌 盛世,十里藕塘祥岭映天庆升平”,一幅对联道出了和谐社 会新农村农民生活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里内心的喜悦之情。高 大的门楼过后,就是村庄。蛤岭村的道路笔直,绿树婆娑多 姿,村中所有巷道都已硬底化,家家户户窗明几净,人们笑语 相对。难道这不就是人们千百年来苦苦追寻的陶渊明《桃花 源记》中的桃花源么? 蛤岭村据吴川市区约12公里。清初,其祖先从化州入 吴川经商谋生,因此地水域源长,XX环绕,自然景观怡人, 遂定居蛤岭村,而后生生不息,世代繁衍,已有220多年。 全村有212户,人口 1200多人。解放前,村民以务农为主, 但由于生产力低下,生活仅可糊口,蛤岭村人却不因此而沦 志废学,或励志求学,博取功名;或才华拔萃,能工巧匠, 以技能见世。该村的现代化建设也主要是以本村在外有所成 就的人筹资所建。改革开放以后至今,蛤岭村人均年收入由 30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6000余元。门楼、幼儿园、硬底化村 基、文化中心、灯光球场、集体猪舍、公厕…….一路走来, 现代化的建设让我们目不暇接。近年来,该村被评为全国创 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广东省文明 示范村、湛江最美的村庄等等。村中几个大字同样引人注目: “建新村,当主人,作主体,唱主角”。这句话道出了新时 代新农村所有新农民的心声。 ?参观总结? 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主要体现在:新房舍,新环境, 新风尚。下面从我看到的八个方面来谈它的建设成果。 1、 生活水平:无论是居住环境、居住条件还是平时的 吃穿用行,新农村农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切实提高。 2、 环境条件:至今我才明白,为什么国外有钱人都愿 意在农村居住。农民的居住环境在这里得到了的提高,农村 城市化建设将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3、 法制观念:蛤岭村组织了村治安联防队、环卫队、 禁毒禁赌队,20 02年被评为市文明村,农民的法制观念得 到了加强。 4、教育态度:林屋村中小学均是湛江市一级学校。村里 设立奖教奖学金,大兴尊师重教之风。十多年来,村办企业 坚持与全国一些有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科研联系,先后投 入数百万元培训科技人才。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教育的重视 程度。 5、民主意识:两村在村委会旁都设立村务公开栏,主 要是公开的财务,政务等方面内容。两村都可以在最明显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