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深鲁迅的研究专家陈安湖
资深鲁迅的研究专家陈安湖
1947年的夏天,一位年仅17岁的高中生,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景仰之情,在广西桂林的进步刊物《民主周刊》上,发表了《从阿Q看辛亥》的文章,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几十年以后,这位青年成为了国内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被学术界誉为“专注于鲁迅研究的大家”。这位青年,就是华师文学院的陈安湖老师。
陈安湖,男,1927年生,广西玉林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83年被批准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曾兼任全国鲁迅学会、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湖北鲁迅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现代文学学会理事。陈安湖学术研究的主攻方向是从事鲁迅研究。其代表性著作有《鲁迅论稿》、《鲁迅研究三十年集》、《为鲁迅声辩》、《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等;发表的论文有《论的思想》、《论鲁迅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伟大发展》、《鲁迅小说“新研究系统”商讨》等等。曾担任国家重点项目《鲁迅大辞典》编委,主持完成了国家教委“七五”科研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
陈安湖老师的青年学生时期,有着一段轰轰烈烈的传奇经历。1947年秋天,陈安湖从广西玉林高中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地处桂林的广西大学中文系,这给常年在乡下辛勤劳作、望子成龙的父母以莫大的安慰。当时,正值解放战争爆发的历史关头,作为一名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的青年学生,陈安湖激情澎湃,和同学们一道投入到风起云涌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罢课抗议、游行示威当中。
他才华横溢,热情奔放,是学校里进步学生出版的墙报《壁联新闻》的主编之一。他意志坚定,大义凛然,不畏惧特务的盯梢和破坏,和同学一起定期出版有关解放战争的时事报道。他指点江山,忧国忧民,用鲁迅的思想作武器,经常在进步刊物上发表抨击时政的犀利文章。
他和进步同学一起组织了“人民文艺社”,在校园里开展文艺表演活动,把解放区诗人田间的长诗《她也要杀人》,改编成反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诗剧来演出,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时局动荡,敌友难分,他还和同学们一起组织参加了“护校运动”,不分昼夜在校园里巡逻,严防敌特破坏。他们翘首东望,盼望着桂林的早日解放。
读大学,上清华,这是陈安湖从小就怀揣的梦想。然而,解放战争的突然爆发,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使他无法北上进京投考,空余一腔抱负。桂林解放后的第二年夏天,他忽然间得到了消息:清华大学准备招收转学插班学生。这一喜讯使他好几个晚上都兴奋得睡不着觉。他收拾了几件简单的行李,就风尘仆仆地赶往北京应考,结果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被清华大学录取,终于圆了儿时的梦想。
清华期间,陈安湖因为成绩出色,一直享受学校最优等的助学金。两年间,在这所中国最著名的学府里,他课余时间几乎都泡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和马列经典著作,为他日后的教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他手不释卷、百读不厌的经典中,就包括了鲁迅先生的作品。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陈安湖在清华求学期间的恩师,竟然就是鼎鼎大名的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和王瑶教授。陈安湖第一次交作业《契科夫和他盒里的人》,就得到吴组缃教授的大加赞赏,说陈安湖“所叙的、所引的与所评的,无不精当确切,句句中肯,好极了!好极了!”自此师生二人来往密切,陈安湖常常去拜访老师,请教和讨论各种问题。恩师的教诲,使陈安湖受益匪浅,师生情谊日厚,即使在陈安湖毕业参加工作以后,两人仍书信来往不断。因为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王瑶教授对其高足亦是另眼相待,在陈安湖毕业时,王瑶教授力荐他到南开大学任教。在往后多年的学术活动中,王瑶教授也一直鼓励和支持他的这位勤学苦读、品学兼优的学生。
1952年秋天,陈安湖从清华大学毕业,赴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不久,因实在难以适应北方的水土气候,主动申请调回南方工作。陈安湖老师从此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文艺理论和现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直至1992年他65岁时退休。
中学时期的陈安湖老师,就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情有独钟,成为鲁迅先生思想与作品的忠实追随者和研究者。少年时期的经历,成为陈安湖老师毕生从事鲁迅研究的契机。几十年来,陈老师在教学和管理之余,把多数精力和心血都花在了研究鲁迅的作品和思想方面,因此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出版了20万字的《鲁迅论稿》和44万字的《鲁迅研究三十年》等鲁迅研究专著,其中《鲁迅论稿》还荣获“湖北省科教成果二等奖”。除了这些见解独到、自成体系的学术专著以外,陈安湖老师还撰写发表了大量有关鲁迅与现代文学的学术论文,由此奠定了陈安湖老师在国内鲁迅研究史上的地位。
陈老师曾发表论文《论鲁迅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长达3万多字,以翔实的史料、严密的论证分析了鲁迅思想转变的过程,学术界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