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泓教授的运用潜阳封髓丹治验举隅
肖泓教授的运用潜阳封髓丹治验举隅
摘要:潜阳封髓丹是由郑钦安所著《医理真传》中的潜阳丹和《御药院方》中的封髓丹相合而成,具有健运中焦,清上温下,调和水火阴阳之功。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阳气不足、下焦不藏、虚阳上浮诸证。现总结肖泓教授?R证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阳痿、不寐、复发性口疮验案3则,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思想,说明只要病机为中焦不运、上下寒热不调,应用此方均能获益。
关键词:潜阳封髓丹;阳痿;不寐;复发性口疮
中图分类号:R28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6-0008-03
潜阳封髓丹是潜阳丹与封髓丹二方所合而成。潜阳丹乃火神派鼻祖郑钦安所著《医理真传》中的一张扶阳方,全方由西砂仁、附子、龟甲、甘草4味药组成,其法在潜阳、纳气归肾、引火归原,治疗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证。封髓丹出自许国祯《御药院方》[1],在明代?董宿《奇效良方》中亦有记载,全方由黄柏、砂仁、甘草3味药组成,《医宗金鉴》评价该方乃“固精之要药”。郑氏谓两方为“纳气归肾”之方,其中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龟板有通阴助阳之力;砂仁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黄柏入心脾肾三脏,能调和水火之枢纽,交通心肾[2]。其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阴阳,阴阳乃治病必求之本也。吴佩衡等将此两方合而用之,名曰“潜阳封髓丹”。肖泓教授师从于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一继承人吴生元教授,尽得其传,熟谙其师辨证及用药经验,杏林探法30余载,应用此方治疗杂病疗效良好。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探得此法一二,现举3则验案加以说明,以兹同道参考。
1治验举隅
1.1阳痿李某,男,56岁,2016年01月06日初诊。自诉: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无法完成正常性行为;性激素、前列腺液、甲功全套、点刺激、脑部MRI等相关检查均无异常,多方治疗无果,遂来寻求中医治疗。现症见:精神可,面红有神,自述每欲行房事,则出现不举,或举而不坚不能完成正常性交,且长期口臭、口热,偶有口疮,口渴喜热饮;自觉下半身畏寒,触之手足冰凉,平素纳差腹胀,眠可,大便不成形,小便调,舌边尖嫩红苔白腻,脉沉无力。中医诊断:阳痿(肾阳不足,上热下寒证),治以补肾潜阳,引火归原;方选潜阳封髓丹加味:白附子60 g,砂仁15 g,醋龟板20 g,黄柏15 g,细辛8 g,肉桂15 g,桔梗10 g,炙补骨脂15 g,炒骨碎补15 g,蜂房10 g,甘草10 g,7剂,白附子先入高压锅煮3 h,尝以舌不麻,再合诸药水煎煮,口服,日 1 剂。
2016年01月15日二诊:患者复诊面露喜色,自述口臭、口热、四肢冰冷等症状明显好转;阴茎举之尚坚硬,根部稍软,纳尚可,眠可,大便质软,小便调,舌边尖稍红,中、根部舌苔稍腻。脉沉弱。方选原方去桔梗、蜂房,加白豆蔻15 g健脾化湿,5剂,煎服法同前,日1剂。
2016年01月20日三诊:患者诸症好转,能完成基本性行为,唯饮食稍差,偶有腹胀。嘱适房事,调饮食,畅情志,并自服香砂六君丸10 d善后。
按:阳痿在西医上成为勃起功能障碍,中医典籍早有记载的文字为“阴痿”或“阳事不举”[3],中医认为阳痿证多虚实夹杂,且虚多实少,肾精亏虚,肾阳不振是造成阳痿的主要原因。患者病程较久,久病必虚;且肢冷、畏寒、脉沉,辨证为肾阳不足;然又口臭、口热等上焦热象,以整体辨证,当属“肾阳不足,上热下寒证”。方选潜阳封髓丹清上温下、引火归原;加以细辛交通心肾,引上浮阳热下归少阴;肉桂引火归原,补肾助阳;桔梗引药于上,使诸药发挥作用;补骨脂补肾壮阳,能暖水脏,使少阴水温元阳能潜;骨碎补补肾活血、治恶疮、蚀烂肉治疗局部口疮;蜂房清热解毒,消口中热疾;佐甘草以阴阳相生,并调和诸药;全方上下标本兼治,使上下寒热相通,中焦枢机运转,阴阳协调,药到病除。
1.2不寐谢某,女,69 岁,2016年5月13日初诊。自诉:失眠3月余;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入睡,口干,喜冷饮漱口而不欲吞,遇事心烦急躁;喜暖畏风,自汗出,双下肢不温,素有腹胀纳差,大便不成形,夜尿频,舌淡,苔白腻,脉沉。中医诊断:失眠(上热下寒证),治以:清上安神,引火归原,潜阳温下;方选潜阳封髓丹加味:白附子60 g,砂仁15 g,醋龟板20 g,黄柏15 g,细辛8 g,肉桂15 g,桔梗10 g,炙补骨脂15 g,淡豆豉15 g,白豆蔻15 g,甘草10 g,7剂,煎服法同前,日1剂。
2016年05月20日二诊诉:失眠好转,较易入睡,心烦、口干缓解,畏风、汗出减轻,双下肢较前有力,腹部胀满,纳差,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守上方加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以增强潜阳安神之力,加炒枳壳15 g以宽中理气;5剂,煎服法同前,日1剂。
2016年05月27日三诊:患者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