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生态教学~以下竹林山昆虫营为例.PDFVIP

户外生态教学~以下竹林山昆虫营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户外生态教学~以下竹林山昆虫营为例

戶外生態教學~ 以下竹林山昆蟲營為例 張清鴻 台北市福林國小教師 一、 前言 福林國小位於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與中正路交叉口的東北側,校園寬闊, 面積約3.4 公頃,學生人數卻不到 1000 人,因此學生的活動範圍相當寬廣,實 施校園內的戶外教學,幾乎沒有干擾班級上課的情形。校園半徑一公里之內,有 十二個公園綠地,從復興橋(福林路通往仰德大道的橋樑)算起,順時針方向依 序是至善公園、雙溪公園、福志公園、國華街的綠地、士林園藝所(士林官邸)、 福林公園、志成公園、雙溪河濱公園、忠誠公園、芝山岩(芝山公園)、名山公 園、至誠公園。與大屯火山群熔岩台地的末端和五指山山脈的西端(士林與大直 之間的丘陵地)的直線距離也都在一公里左右,但是除了雙溪河濱公園成帶狀分 佈以外,各個公園被幾條寬廣的交通要道和住宅區隔離成一塊一塊的綠色孤島, 除了會飛的鳥類和昆蟲以外,其他的生物幾乎無法自由往來,甚至移棲到校園裡 面。 筆者在福林國小十一年的教學經驗裡,校園內從未看過蛇類,蛙類亦僅有貢德氏 蛙、黑眶蟾蜍、盤古蟾蜍等3 種。位於雙溪上游的溪山國小,校園面積雖然約只 有福林國小的六分之一,卻因為與山地、溪溝緊緊相連,校園內曾經記錄到蛇類 8 種、蛙類 15 種。溪山、福林兩校周圍地區自然環境的差異,影響了校園內自 然生態資源的豐富度,也決定了兩所學校實施生態教學時所能運用的校內資源的 種類與數量。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執行「落實與推廣生態保 育宣導活動」,主編「鄉土自然系列叢書自然生態教材幻燈片資料」,已經完成四 本報告,近四年來研究的方向由生態系的類型轉變成學校與社區生態資源的調查 與教學推廣,也顯示自然教學走向鄰近社區實施戶外教學的趨勢。 下竹林山位於台北市士林區仰德大道旁,地質上屬於大屯火山群的熔岩台地。仰 德大道兩旁視野良好的緩坡地帶,是著名的陽明山別墅區;視野較差、或稍微陡 峻的地方,則多為農業地帶,以栽種綠竹、山藥等高經濟農作物為主;坡度陡峻 的地方多人造相思樹及次生林。因此生態環境受到部分的人為干擾,棲息其間的 動物種類也深受影響。由於仰德大道是台北市區與陽明山區最重要的交通要道, 交通甚為方便。貫穿下竹林山區的產業道路人煙稀少,是實施校外教學的良好場 所。 依據現行的課程標準所編寫出來的自然課本,以康軒文教事業公司出版的版本為 例,一到十二冊中介紹與昆蟲相關的單元見表一。 表一 康軒文教事業公司出版的自然課本,有關昆蟲的單元 冊別 單元別 單元名稱 內容 第3 冊 第二單元 六隻腳的小動物 介紹常見的昆蟲 第6 冊 第二單元 養蠶 介紹蠶的食性、完全變態和對人類生活影響 第 10 冊 第五單元 怎樣分類生物 分辨昆蟲與其他動物相同與不同 的特徵 第 11 冊 第二單元 動物的行為 昆蟲的行為 第 11 冊 第五單元 生態系 昆蟲在食物鏈、食物網中的地位 在筆者十一年的自然科教學經驗中,有關小動物的教學上,小朋友對蠶寶寶、毛 毛蟲及其他昆蟲的反應,少數喜愛有加,多數畏而遠之,甚至有些會產生如臨大 敵、歇斯底里的反應。其實,除了少數直接對人類有生命威脅(如:虎頭蜂)、 以大顎咬人的肉食性昆蟲(如:螳螂)或以大顎夾人的甲蟲(如:鍬形蟲)、使 人皮膚過敏的毛毛蟲(如:毒蛾幼蟲)、與人類相處經驗惡劣的衛生害蟲(如: 蚊、蠅、蟑螂)……等以外,大部分的昆蟲是人們可以接近的,甚至還可以當做 寵物來飼養、欣賞。 如何減少小朋友對昆蟲畏懼的心理,增加小朋友認識昆蟲的意願,是筆者從事自 然科情意教學的重點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通常以課本的圖片、本校校園生態 資源做為主要教材,以網路的資料做為搭配的補充教材。然而校園內適合班級教 學的昆蟲,除了固定出現於幼蟲食草的樺斑蝶、無尾鳳蝶、寄主植物枝葉上的蚜 蟲容易發現外,其他昆蟲可遇不可求;經常出現在榕樹葉子上的毒蛾幼蟲卻不適 合觸摸。為了增強本校小朋友對昆蟲的實際觀察經驗,遂有社區戶外教學的構想 與計畫。 二、 戶外教學的原則及範例 (一) 原則: 李炎(1993)在「結合鄉土教學資源與創造性實驗教學法從事師範學 院生物科學教學之探討」一文中認為鄉土教學資源大致具有「近而便於取得者」、 「費用低學生足以負擔者」、「多與同學切身經驗或生活有關者」三項特點為原 則。 曾晴賢、詹見平(1993)在「適用於鄉土教學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